35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在闽开启“海丝”之旅

07.07.2014  12:15

                                           

                                           

                                           

                                             

                                             

                                           

                                             

                                           

                                           

                                           

                                           

                                           

                                           

                                                       

                                             

                                             

  本报讯  “百年前,我们的祖辈从中国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虽然我们身处海外,但祖辈时刻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不能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不能忘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夏令营正为我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5日,来自马来西亚的营员代表曾友旺深情地说道。

  当天上午,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港澳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齐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参加“2014年中国文化行——福建海丝文化营”开营式。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献国,省侨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闵蕙君,泉州市副市长周真平,省侨办文宣处处长齐志,泉州市外侨办主任李卫平等出席。

  闵蕙君表示,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积极支持下,举办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海外华裔和港澳台青少年夏(冬)令营、海外华文师资培训等活动,与海外83个闽籍社团、452家华文学校、海外华教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华文教育工作基础好,影响广,潜力大。她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多走访学习,多了解福建的发展现状与蓝图,加深对福建的了解,增进彼此友谊,成为中外友谊的友好使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架设美丽的桥梁。

  夏令营从6月23日至7月4日为期12天,营员们将在泉州、南平、龙岩、宁德等地学习福建历史地理、福建侨史、中华书画、武术等,并参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双世遗——武夷山等名胜古迹。来自印尼的领队赵翠丽表示,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将通过华文教育夏令营这个平台,学习中华文化,增强对祖籍地的了解和感情。

  作为“海丝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早在宋元时期就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呈现过“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其“海丝”遗存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品类之多样、代表性与典型性之杰出,为全球古代港城所罕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泉州海外侨胞与本土泉州人一样多。举办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夏令营,希望吸引更多海外青少年回到家乡,领略中华文化、海丝文化的精粹所在。”李献国如是说。

  仪式上,提线木偶、南少林五祖拳、惠安女舞蹈等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表演让海外华裔青少年大开眼界。随后,他们还观摩了泉州金苍绣、木偶头雕刻、永春纸织画、花鸟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展演。

  发微信  传图片

  新加坡华裔向往夏令营

  吴森华是新加坡龙岩同乡联谊会的副会长。这是他第一次率团参加由省侨办举办的夏令营活动,也是联谊会第一次组团回福建参加这类活动。他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祖籍地有更深刻的了解。

  “这次活动挺好玩的,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有厦门、长汀、龙岩还有泉州。”吴森华的大儿子吴映乐对记者说。他今年13岁,在新加坡最好的中学莱佛士书院读书,是父母的骄傲。“我觉得龙崆洞很特别,有种探险的感觉。”吴映乐话音刚落,将满6岁的小儿子吴泓乐就在旁积极回应:“我也觉得好玩,坐船真好玩。

  据吴森华介绍,此次新加坡龙岩团一共有39名团员,大部分是闽西籍华裔新生代。在龙岩,他们不仅游览了著名的龙崆洞,还到侨乡东肖镇,参观了由华侨捐赠的溪连小学。他们在学校内与当地学生联谊,踢足球、学汉语……营员们在心得体会中写道:没想到爸爸妈妈出生的地方这么好。

  “因为名额有限,这次有不少人没能回来,他们在微信上看到我们发的图片非常着急,表示下次有机会一定要来参加。”吴森华说。

  伉丽领队:为夏令营跑了10个学校

  “这是我们第3次带团来福建,为了聚集营员参加活动,我们跑了好多个地方,到10多个学校办推介会。”印尼领队沈拓李小明夫妇说。而相比第一次组团时遇到的困难,这已经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据他们介绍,2012年,他们第一次组团召集营员参加夏令营活动时,跑了许多学校,却只带了10多位营员来福建参加夏令营。而今年,虽然遇到了印尼期末考试,却有近60名营员积极参加,很不容易。“经过我们的努力,不少学校对寻根之旅以及文化行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在校内宣传,召集学生参加活动。”他们表示,这3年里,愿意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印尼华裔新生代越来越多。

  “但很多家长对夏令营活动依然有顾虑,安全方面的问题,还有因不了解中华文化产生的误会等等,我们每次都要做很多很多解释。”沈拓说,“但营员们反映非常好。他们到这儿每天晚上睡不着,一直追着我们,我们明天要去哪儿?有什么活动?

  每次活动结束,他们还会为营员们剪辑一个视频小短片,既可作为活动的纪念,也很好地宣传了这些活动。

  陈名月:福建,不只是一道菜

  “我手上的这个叫做凤凰,它是和龙配的。”营员陈名月举着稻草编制的小凤凰对记者说。“原来我只知道新加坡有一道菜叫做福建面。印象中的福建,就是这道菜前面的两个字。可现在我发现这里的文化很深厚,这里居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这里还居住着很多台湾人……总之,这里和我想的太不一样了。

  钟菊丸:台湾营员乐不思蜀

  “这批营员来自台湾的北中南各个地方,都是我的亲朋好友。”领队钟菊丸说,“前几次我们组团来福建,反响出奇地好。今年4月份,不少认识我的家长就开始询问活动的相关情况,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据她介绍,此次团队一共有老师和营员41名,大多在12岁至22岁之间。因为活动时间正好碰到台湾的期末考试,所以很多学生无法参加,觉得非常可惜。 

  “一开始组团时,我们还担心他们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没想到参加活动的营员回去对朋友说,活动真好,我们都舍不得回台湾了。不少营员还希望再次来福建参加活动,似乎已经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钟菊丸笑着说,“他们还告诉我,他们对泉州武术特别感兴趣,甚至还想把这里的武术老师请回台湾。

  姜欣宜:福建原来很酷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福建就一个地方,有很多人在说着福建话。可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福建还包括了泉州、龙岩等等地方,原来福建是这样的,是个很酷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更棒的是,我先前知道的很多名人,居然也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年仅16岁的新加坡营员姜欣宜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因为这个活动,我真正地认识了福建。

  李端琪:家乡人很热情

  “我的祖籍在泉州晋江,6岁时跟家人到澳门。儿时的家乡与现在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家乡亲人的感情依旧,每次来,都特别热情。此次澳门福建青年联会等社团组织了30位学生,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大部分都没有来过福建,行前他们还担心这儿的生活是否便利,到了才发现这里也非常发达,感觉比澳门还要繁荣。在澳门平时比较少接触中华传统文化,这次有机会学习了解,很有意义。

  陈华康:福建好山好水好好玩

  “2012年第一次来福建参加寻根之旅时,我刚19岁。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真是好山好水好好玩。”澳门营员陈华康对记者说,他记得第一次参营时练了太极拳,学了书法,还参观了不少名胜古迹。记忆里的寻根之旅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所以这次听说还有机会,他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第一次来的时候有点走马观花,但现在有经验了,知道那些内容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反倒可以仔仔细细地学习和参观。

  本报记者  许丹  朱婷  文/图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