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民拒搬迁23年难挡开发商进度 引发流血事件
陈运弟在向记者介绍情况。 本报记者任明超摄
就算被断水断电,也拒绝搬迁,持续23年,5个兄弟的6个子女只能在煤油灯、充电灯下学习,如今已分别成了大学生、研究生。演绎23年的拒迁故事,使得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的陈运弟一家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对象。
这场旷日持久的拒迁拉剧战到底是何情形?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赶赴当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旅游开发下的搬迁
作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兴隆华侨农场1951年创建,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1万多人。陈运弟七兄妹一家人所在的一些周边农村,其土地、人口均被并入兴隆华侨农场,陈运弟一家人由此成为国营兴隆华侨农场五管区37队的职工、子弟。
上世纪90年代,海南迎来旅游、房地产开发热潮,温泉资源、华侨文化丰富的兴隆华侨农场也成为各地投资者的“热土”,一系列开发项目在兴隆扎根、落户。兴隆由此成为海南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一环,是游客最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2011年12月,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万宁市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与兴隆华侨农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作为万宁市委、市政府派出事业单位,继续管理农场的各项事务。
兴隆华侨农场5月20日向万宁市委提交的调查报告显示,陈运弟家所在的37队约58户280人,因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被整体搬迁至旅游区外的32队新居民点居住,陈运弟家的居住地成为海南邮政的项目用地。
陈运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时系1991年,家旁边的土地也被一家名为“海南深宝联合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购置,向万宁市有关部门申请兴建皇家丽宫等项目,并于1992年5月取得相应土地的使用权。
对于陈运弟一家具体的搬迁事宜,调查报告写到:陈运弟家属5兄弟分到4套房,其中大哥陈秋伟分家独立生活,分到1套房,其他4兄弟与父母一起生活分到3套房。大哥陈秋伟同意搬迁至32队新居民点居住,其余4兄弟不同意搬迁,仍居住在原址。其间,兴隆华侨农场多次动员陈来统(陈运弟的父亲,现已故)及其4个儿子搬迁未果。
兴隆华侨农场提供的档案显示,当时陈来统分得87平方米、111平方米主房两套,54平方米伙房一套。但陈运弟认为,供居住的只有两套房,根本不够他们一家人使用。
同时,陈运弟家人还认为种植的椰子树等地面作物被毁,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家人商量后决定拒绝搬迁。
陈运弟在一份投诉材料中称,兴隆华侨农场将周边3个生产队的土地转让,面积达4600多亩,开发商清点被征土地上的作物,将赔偿款给了兴隆华侨农场,累计53万余元,均被农场截留。
对此,兴隆华侨农场在调查报告中回应称,陈运弟曾拿出的两张青苗补偿数量表,是其让生产队两个老队长签名伪造的,其所反映53万元被截留没有事实依据。5月20日的调查报告写道:“为了平息事态,缓解施工方与陈运弟家属的矛盾,调查组要求施工方一次性支付青苗补偿款3万元给陈运弟家属,施工方同意支付,但陈运弟家属不接受领取该青苗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