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福建宁德区位及产业优势独特
福建新闻网宁德2月9日电 (吕巧琴 叶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宁德市优势众多、地位明显,优势在于船舶产业发达以及海洋产业地位独特。在宁德市“两会”期间,民革宁德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孟莘一一列举宁德独特优势,建议宁德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
自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部署以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的福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成效明显。
今年,福建将启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正加紧编制《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总体方案》,争取尽快启动一批港口码头、物流园区、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一批石油化工、能源开发、远洋渔业等经贸合作项目落地。
而自古以来就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贸易通道、对外交往的重要平台作用的宁德,又要如何积极融入?
在陈孟莘看来,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宁德拥有“四缘”:即渊缘、人缘、商缘和地缘。蕉城区三都澳三国时期曾是吴国的造船基地,明代开辟了运粮航线,光绪年间成立了福建最早海关之一的福海关,20多个国家在此开设公司,设立办事处、代表处、领事馆。
宁德还是福建重点侨乡,40余万宁德籍海外华人华侨,遍布“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与其经贸往来密切;北接温州、南连福州、西傍南平、东望台湾的区位优势,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延伸拓展的重要链接点。
“(应)发挥船舶与海洋产业独特优势,努力成为中国对东南亚重要的船舶和渔业产业枢纽,成为联通东盟、对接台湾、辐射内陆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城市。”陈孟莘表示。
陈孟莘提到,东盟市场对船舶需求旺盛,尤其近年来对海洋油气资源需求增加,未来数年,东盟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辅助船市场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与其相呼应的是,宁德船舶产业优势明显,境内的福安市不仅是“全国民间船舶修造基地”,更享有“福建第一船舶修造基地”美誉,拥有37家船舶修、造、拆企业,663家船舶产业关联企业。
数据显示,宁德市船舶产业2013年完成产值89.27亿元人民币,年产值亿元人民币以上企业27家,实现产值84.47亿元人民币,比增19.4%;对东盟地区船舶产业进出口总额5.1亿美元。
“造船业属于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宁德在造船技术及造船人才上拥有独特优势,东盟拥有港口及劳动力优势,与东盟各国形成明显的优势互补。”陈孟莘表示。
远洋渔业合作前景更是广阔。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拥有丰富山海资源的宁德,拓展东南亚市场已效果显著,2014年共检验检疫出口东南亚产品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
其中,宁德出口东南亚水产品5.56亿美元,是2013年的1.15倍,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水产品订单大幅增长;出口东南亚茶叶1910.15万美元,是2013年同期的3.32倍,并首次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陈孟莘建议,大力扶持船舶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链上具有优势地位的龙头企业,加快船舶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培育中小企业的力度;深化宁德与东盟现代渔业合作,将宁德建成一个具有成熟市场体制的海产品交易中心和海水养殖、捕捞、加工、出口基地。
“要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宁德市长隋军在该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表示,要着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