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小儿郎 课堂学“闽派”
5月28日,在浦城县官路乡中心小学的乡村少年宫活动室里,闽派古琴古朴隽永的琴音如流水般在校园里回荡。十余名学生正在“编外”老师吴文秀的指导下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派古琴的经典曲目《酒狂》。
吴文秀是高速公路京台线闽浙省际管理中心的主任助理。她从小开始学习古琴,现为闽派古琴市级传承人。2012年,在各方支持下,官路乡中心小学购买了7架古琴,组建了闽派古琴兴趣小组。此后,吴文秀基本每周到学校义务给学生们上辅导课,至今已累计免费教导学生近百名,让闽派古琴这一传统的浦城文化在官路乡重新风靡起来。
“现在报名异常火爆。”官路中小校长戴培军介绍说,除闽派古琴外,该校还开设了浦城剪纸、薏米规范化种植等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从小接触传统文化,让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很好的传承、传播平台。
浦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要从源头抓起。近年来,该县通过广泛开展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认同当地特色文化,传承地方美德。
“我们充分依托浦城剪纸、闽派古琴、大口窑文化、朱子文化等一大批丰富的本地文化瑰宝,努力做到让传统文化教育‘有人、有趣、有料’。”县里通过邀请省、市非遗传承人、当地文化名人等走进课堂为学生开班授课,并培训带动本校教师共同参与解决教师问题。教育局则积极指导全县中小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教材、引进课堂,根据不同学生需求设计不同课程、不同的活动形式,做到寓教于乐,形式活泼。学校还根据自身实际,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突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让学生学到真材实料。
在浦城县实验小学,每周一次的陶艺课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授课的是浦城县大口窑瓷艺文化研究会专家章清。
“为了保证活动场所,我们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一间100平方米的标准化陶艺教室,并投入近20万元购买陶瓷拉坯机等相关设备。”校长吴德贵介绍,该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了解到浦城瓷器的精美与辉煌,学生们反映好玩、有趣,现在成为了学校课外社团的“龙头”。
浦城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悠久,底蕴深厚。富岭镇中心小学因地制宜,于2005年9月成立剪纸兴趣小组,邀请当地的剪花嫂和县里剪纸传承人轮流授课,先后被省艺术馆授予“艺术扶贫基地”、县级“剪纸基地校”称号。经过多年传承,剪纸已被列入该校校本课程,3至6年级均有开课,一大批本校老师经过专业培训后也成了专业的剪花嫂。该校师生剪纸作品上百人次参与了国际、国内各级各类展览与比赛,先后被选入“童趣飞翔首届全国儿童剪纸展”“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等国家级展览。“剪纸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技能,更能锻炼他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耐心、细心,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非常愿意参与其中。”浦城剪纸省级传承人周冬梅介绍说。
把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引入校园,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更可以从小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在浦城,全县43所公办中小学均有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基本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全面覆盖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