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活化石”要各方共同用力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生动体现着祖先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强文物的保护传承,可以为中国人培根铸魂,增强文化自信。(6月23日光明日报)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文物以“保藏”为主,对“活起来”关注不够,即使肯偶露真容走上前台,不但品种少,品质低,展示形式也是陈旧落后,雷同单一。这当然有博物馆等展出单位自身努力不足的原因,但也因为有参观者不听劝告抚摸、拍照等各种侵扰,让馆藏管理者心有余悸所致。所以,要活化“活化石”,发挥更大价值,既要博物馆用力,也要社会各方面给予积极的配合。
博物馆作为收藏文物的主要场所,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方法责无旁贷。尝试开发文创文旅产品,将实用价值与文物价值完美结合,既能产生教育效应又有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春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创意,大年初一到初六的6天时间里,让35万游客过了一个别样的文博年,深受游客欢迎。让文物会说话,使静态的文物动起来,是提升文物趣味性的新尝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剪辑上新媒体化,背景音乐的节奏感,与观众直接对话,讲述自己的故事。“超级连接,超越想象”,国宝变得“活”“萌”,赢得高达9.5的豆瓣评分!
博物馆展示的是文物,其安全是重中之重。作为观众,是文物精神的接受者,也是文物这个“活化石”活起来的得益者。所以,观众要有主动配合的意识,也有参与保护的责任。不要把走进博物馆展混同于去一般的旅游,要在遵守基本旅游规则之上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比如,博物馆展厅里必须做到有序轻轻行,绝不大声喧哗、不用闪光灯拍照、不吃东西等。除此之外,主人翁意识要格外强烈,坚决不做熟视无睹的旁观者,发现有可能对文物有损害的行为,要及时有效制止甚至报警。
对稀世文物,一旦推出,大家都有一睹为快的欲望,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矛盾——供需不平衡,如故宫不得不设置每日8万游客的人流量上限。因此,机关、学校等集体单位,要从尊重文物理解文物保护的高度看问题,开展“研学旅游”“文化旅游”时,不要挤“热期” 蹭“热点”,可与博物馆协调,错峰错时看展。为了减少文物可能的受损,又将教育意义最大化,不妨配合邀请专家做深度讲座,开展“高仿作品”下基层活动。另外,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革新,开发专题展文博APP,用线上展为实地展减压。
总之,要让文物这个历史的“活化石”,从历史、从研究中走出来,“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必须请所有相关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龙岩文明网 邓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