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80年前曾有军用机场 面积大于6.7万平方米
泰宁北洲塅现貌
民国时期,泰宁曾建有简易机场,是国民党军队用于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围剿”而临时建设的。
据《泰宁县志》(1993年版)记载:“民国23年,国民党军队在城北修建一座简易飞机场,民国27年荒弃,在西门蓦湖处新建一座简易飞机场。”《泰宁人民革命史》记载:“(1934年)4月中旬,国民党东路军完成将乐至泰宁、泰宁至新桥沿线构筑碉堡。第四师工兵营还将泰宁城郊北洲塅上的100余亩良田填平,辟为飞机场。”《泰宁中央苏区红色印记》又记载:“……先后降落飞机两次。1938年移至西门蓦湖。”由此看来,民国时期,泰宁建有简易机场已毋庸置疑。
民国时期泰宁为什么会建立简易机场呢?泰宁是原中央苏区21县之一,是红军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之一,是红一方面军和东方军的战略指挥中心,军用物资补给地和向东挺进的重要门户。1933年9月下旬,南京国民政府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热河、华北的侵略,调集了100万军队和200余架飞机,对中央苏区及其他各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受到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影响,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3月19日下午,泰宁陷落。泰宁陷落后,国民党军为实现其紧缩和蚕食中央苏区的目的,不仅在将乐至泰宁、泰宁至黎川、泰宁至建宁沿线的山头上修筑碉堡,而且还将泰宁城郊的北洲塅上的100余亩良田填平,辟为简易飞机场。
今年74岁、原泰宁县文联退休干部傅光辉回忆,他听父辈说,泰宁简易机场由国民党军东路军汤恩伯第十纵队第四师工兵营于民国23年(1934年)4月中旬,在泰宁城郊北洲塅修筑。机场主要修建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的城郊北洲塅的良田之上,利用泥土和石头等材料进行填平,夯实后再铺筑成块石跑道。机场面积大于6.7万平方米,跑道应该为东西走向,长度大约200-300米,主要承担起降当时的一些老式飞机,用于侦查、运输、轰炸等任务,作为临时或者备用机场使用,先后降落飞机两次。机场建起来后,由于红军已准备长征,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此后,泰宁简易飞机场于民国27年(1938年)移至泰宁西门蓦湖处,后遭废弃,场地又恢复为荒地。
童杨 吕谋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