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法院:点对点+面对面+键对键 破解山区群众诉讼难

21.07.2015  12:30
  七月的南平,绿意扑面,生机盎然。被媒体誉为“颜值”最高的合福高铁,从这里穿境而过。

  高铁时代的到来,司法工作如何破解群众诉讼难题,打通服务山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福建省南平市两级法院在探索、在实践。他们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让多元协作立案、网上诉讼服务等多项便民之举“贴地而行”,使得更多群众在“点对点”、“面对面”与“键对键”的结合中感受司法的便利与高效。

  “点对点”,立案更省心

  作为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建瓯市下辖18个乡镇(街道)。囿于交通、地貌、环境等因素,司法资源分配不均。以往,许多偏远乡镇的群众打官司,要乘车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最近的人民法庭。

  今年,这一积弊有了破解之道。为减轻农村当事人诉累,建瓯法院整合资源,通过在14个乡镇司法所设立立案登记点,打造一站式司法连锁服务。

  据了解,在立案登记点里,司法所工作人员代为接受群众咨询,代收诉讼材料,通过高清拍摄仪向法院传送电子文档。此后,他们会根据法院立案情况,代为向原告送达法律文书。值得一提的是,14个乡镇司法所设立立案登记点,实行标牌、印章、标识、初审以及工作程序“五个统一”,群众在不同的登记点里享受的是同质化的标准服务。

  “真是太方便了,我要为法院的做法点‘赞’。”6月16日,家住迪口镇的小赵首次感受到“点对点”立案协作机制带来的便利。

  一年前,小赵借给李某5万元。债务到期后,李某未还款,小赵便来到迪口镇司法所求助。

  令他颇感意外的是,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在司法所,就可代为办理立案手续。小赵备齐了材料,由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专邮送往城区法庭立案。

  案件顺利立了。第二天,迫于压力的李某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法官当即通知李某前来法庭,通过视频系统,与在迪口镇司法所的小赵远程调解。经过法官、调解员共同做工作,双方很快就达成调解协议。

  自建立“点对点”多元协作立案机制以来,建瓯法院接待当事人32人,协作立案13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13件次,为当事人节省诉讼开支近万元。

  “面对面”,解纷更悉心

  武夷山市法院民一庭法官老林更忙了!2015年4月起,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村居法律助理。和他一起被同时任命的,还有另外19名优秀法官。

  武夷山市法院下派部分法官到全市行政村和居委会担任法律助理,主要任务是帮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村居规范村务管理。

  驻村没几天,老林就遇上了一件事。5月9日中午,一阵急促的铃声把他给惊醒了。

  “林法官吗?我是司法所小张,你能马上来一下吗?这里闹得不可开交了……”情况紧急,老林顾不上休息,立即赶往事发地点。

  原来,村民老王与包工头郑某是邻居。多年来,老王经常到郑某承包的工地上做水泥工。4月20日上午,老王在粉刷外墙时,不慎从6米多高的地方跌落,摔成重伤。消息传到老王家,子女们情绪激动,要求郑某给付巨额赔偿。司法所几经调解,双方仍然在事故责任和赔偿金额上相持不下。

  当天,老王家属20余人围堵在郑某家门口。眼看冲突不可避免,小张立即拨通林法官的电话。在老林的调解下,受害人家属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围观人群慢慢散去。

  第二天,经过法院、司法所耐心地做调解工作,双方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几天后,郑某将赔偿款一次性给付了老王家属。

  今年以来,村居法律助理共化解矛盾纠纷87件,调解案件31件。

  南平市两级法院通过选派一批法官担任平安建设指导员、法制辅导员, 全面开展纠纷调解、诉讼指导、法律咨询等工作,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实现便民网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键对键”,服务更贴心

  “没想到不用来法院也能立案!”来自延平区农村的老谢在体验了一次网上立案后感慨地说道。

  得知顺昌法院有个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今年3月,老谢在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提交房产继承纠纷的立案材料。立案庭法官通过网络审查老谢的诉求及相关材料。随后,老谢将诉讼材料邮寄至顺昌法院,省去往返跑两地的时间,节约打官司的成本。

  现在,只要点击顺昌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网上立案”、“诉前调解”、“诉讼指导”、“材料收转”等八大功能一应俱全,与实体诉讼服务中心同步对接。自开通以来,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已办理各类诉讼事务217件。2014年,顺昌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的做法被福建高院评为“全省法院司法品牌项目”。

  南平市两级法院还依托12368司法公益短信发送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当事人提供审判流程信息,确保当事人随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同时,他们通过在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开设在线咨询,当事人进行法律咨询、投诉建议变得触手可及。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林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