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泉州的美丽嬗变——访泉州市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郑建辉

29.09.2015  18:55
      福建法治报记者 福建长安网记者 叶永坚 见习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张志欣
    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到“东亚文化之都”,再到“全国文明城市”,东西塔历经风霜雨露岿然不动,西街钟楼走过千年历史的沧桑,洛阳石桥更承载无数岁月的厚重……如今,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砥砺前行,朝着法治建设大步迈进,而这每一张名片恰好见证了法治泉州建设的每一步,也共同见证着一张新名片——“法治泉州”的诞生。   今年是“六五”普法总结之年,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启之年。作为福建省唯一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三连冠的城市,以法治为引领,敢于创新的泉州人已然用生动的实践赋予了“法治泉州”新内涵,为美丽文都保驾护航。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泉州市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郑建辉。   法治理念融于雅趣   “王二胖!你这样做是不可以的!”荧屏上身着水蓝色条纹校服的小明义正词严地对正在进行偷盗行为的王二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面对小明的制止,王二胖终意识到了自己偷盗行为是错误的,抱歉地低下了头。这是泉州市实验小学的小朋友正在观看《小明和你一起来学法》的普法动漫,也是泉州市大力推进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   “厉行法治,懂法是基础,普法应先行。”郑建辉掷地有声地说道。   那么,如何让法治理念的“琼浆玉液”润心入脑,让群众乐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泉州市在探索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不再是单一的发传单式普法,而今泉州的普法方式异彩纷呈,在全市以点带面全面开花。”郑建辉介绍说,多年来,泉州市各地各部门注重创新形式,融宣教于雅趣,寓法律于生活,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水平。   从2011年起,泉州就开始进行法治文化广场建设的尝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65个,实现县级法治文化广场全覆盖,提前并超额完成省里提出的法治文化广场建设目标。同时还将法治文化阵地向“美丽乡村”延伸,建成农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54个。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社区街道,甚至是田间地头、瓜棚架下,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公园、“法治图书角”等随处可见。   网络法律知识竞赛、“12355”青少年事务热线、手机普法彩漫、法治宣传片、青少年普法动漫专题片……法治宣传“无孔不入”。   同时,泉州市依法治市办不断推动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   活动纵深开展,将“法律六进”活动与强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护权益靠法”的氛围。   “全民普法,泉州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做到入心入脑。”郑建辉如是说。   在浓厚法治文化氛围熏陶下,群众曾经不懂法、不相信法的理念开始转变,“法言法语”时刻挂在嘴边、刻在心上。   公正司法迭出新招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直是老百姓对公家单位的刻板印象,机关工作人员成了他们眼中的‘官老爷’。”郑建辉表示,法治泉州建设,就是要让法治成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让群众信仰法治。   近年来,泉州市政府不断促进政府服务提速增效,各级各部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转变职能,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泉州被称为“民办特区”,民营经济活跃,同时也带来了矛盾纠纷的多元化。郑建辉告诉记者,2012年,泉州就在全省率先推动以全国、全省人民调解能手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调解员们走街串巷,深入到群众当中,用专业的调解服务和炽热的心感染着群众,更在每一次调解中融入法治精神,使得群众在事情圆满解决的同时,也学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仅去年,35家以调解能手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室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11件,调解成功率达100%,用仅占全市0.2%的调解员调解了全市12.66%的案件,有效地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   “有纠纷找安哥就安啦”,“有困难找东来”……这样的话语不知不觉成了调解室所在辖区人们的口头禅。   “群众对司法机关的工作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这是法治深入人心最好的体现。”郑建辉说。   为了进一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今年伊始,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推出了“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打破“熟人经济”、就近打官司、贴心司法服务……每一项都呼应着人民群众的期待。   走进泉州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漫画式的宣传服务展板,让群众对诉讼服务流程一目了然。群众填写材料的桌子上,依次摆放着各种材料的填写模板。便民柜如同百宝箱,笔、药品,甚至连针线都有。如果办完事突然下雨了,诉讼服务中心的门口还有便民伞。细微之至,令人感叹。   与此同时,泉州市检察院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民间金融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14年批准逮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贷款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嫌疑人93人,提起公诉94人,优化了平安法治环境。   “法治建设要进步,司法部门就要实现‘变脸’,而泉州已经先行一步。”郑建辉高兴地说道。   法律服务便民利民   “你好……”   “您好,这里是‘12348’ 法律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我的朋友找我借了钱不还,现在我想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是我不懂法律程序,还有应该到哪里办理这些?”   “您别急,这种情况下,您首先应该……”   如今在泉州,摊上官司、遇上法律烦心事,群众随手拿起电话拨打“12348” 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建设法治泉州,不仅要让人民群众懂法,更要让他们学会用法。”郑建辉告诉记者,今年6月,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郑建辉介绍,泉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设置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五个窗口,安排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等工作人员进驻窗口值班。同时,配备触摸屏、滚动显示屏、便民服务箱、报刊架、饮水机等设备,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目前,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全体市民解答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提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引导,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等综合性法律服务,这便是泉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郑建辉告诉记者,中心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依托,将窗口接待与后台延伸服务结合起来,实行 “统一接待、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走进一个大门,解决一揽子法律服务需求,打造泉州人的“公共法律服务之家”。   丰泽区社区法律诊所开诊、晋江法律援助实现o2o立体式服务……现在,公共法律服务在泉州市已经遍地开花,亮点纷呈,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更在群众心中播下了种子。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折射出了“法治泉州”建设的成果。   “如今,法治已成为指引泉州全面深化改革的灯塔。法治建设没有终点,让我们在依法治市中阔步前行,让法治的‘清冽甘泉’渗透到泉州的每个角落,滋润每一名百姓的心!”采访最后,郑建辉如是说。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