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惠民的见证者

16.03.2016  09:20

                                                                                                                                                                                                            记者 赵红旗
  一进入房间,映入眼帘的便是散落在床头的一摞报刊和枕边的几份文件。3月11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如约敲开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王学成在驻地的房间,他一边让座一边笑着说:“房间里有点乱。
  记者在床边坐下,发现一张报纸上有书写的痕迹,拿起来一看,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7日在人大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新闻报道,而有书写痕迹的地方就是总书记关于推进法治建设的那一段讲话,有的语句被画上圈,旁边写着几句话。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准备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去年依法行政考评结果反映出的有关情况、今年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工作安排。看了这篇报道后,我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就顺手写下自己的感受,准备把汇报材料再修改一下。”王学成说。
  2008年,王学成成为全国政协委员。2012年,王学成担任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后,广东开始推行《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和《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办法》《广东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他由此受到业界关注。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先行之地,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往往最早暴露出来。法治是我们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充满了公平正义的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王学成说,“与其说我是法治建设的践行者,不如说我是广东法治惠民的见证者。
铭刻心头的15个字
  王学成在西北政法学院和西南政法学院完成学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法律系和广东商学院法律系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1999年4月,36岁的他出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12年10月调任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我经历了三个岗位的变化,但跨越性不算大,因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从未离开过法律。我从高校到检察机关,再到政府法制办,完成了从一名学者到司法人员,再到行政官员的角色转变”。在王学成的眼里,不管岗位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对法治精神的信仰和始终如一的为民情结。
  刚到广东省检察院,他分管民行检察、刑事检察申诉、法律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经常有群众通过信访等方式反映司法不公等问题。让他难以忘却的是,一名当事人说:“法院判完就完了?判的有没有问题,你们检察院就不能给个说法吗?如果连检察院都不管,我除了上访还能干什么?
  在他给自己和同事提出的15个字要求中,核心就是“”字。这15个字一直铭刻在他的心头。
  “这15个字是‘听民声、察民意、感民情、解民忧、申民冤’。事实上,实践操作起来并非易事。”王学成回忆说。
  王学成分管民行检察工作的第一年,广东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抗诉的案件有600件左右。
  “抗诉不是目的,也不是与法院过不去,而是与法院共同解决好当事人问题的法定手段,让当事人从司法个案中更加敬畏和信赖法律,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王学成说。
关注民生法律议题
  有的群众一生可能只打一次官司,如果在这一次诉讼中遭遇不公对待,就会影响到他和周围亲朋好友对法律的信仰,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王学成是这样认识的,也有着切身的感受。
  有一名当事人曾向他反映所遇到的虚假诉讼案件。他了解相关案情后,走访了相关知情人,根据常识和经验判断案件有瑕疵,但在证据链条上却找不出问题。
  “这不是我一个副检察长所能解决的。”王学成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他的提案就有涉及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和民事执行监督工作,这也是当时民行检察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如今,让王学成颇感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引起司法界高度重视并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解决。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关于在刑法中设立诉讼诈骗罪的提案,已经在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得到体现。
  不管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每年一次的全国“两会”上,他最为关注的就是民生法律议题。
  王学成忘不了那一次为母亲治病的返乡之行。
  2006年春天,母亲病重,王学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家乡陪伴母亲的几天里,乡亲们问了他很多法律上的问题。
  “在大学读书期间,我就经常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也对不少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就是希望乡亲们不做违法的事,遇到问题靠法律来解决,而不是靠吵、闹、访来解决。”王学成说,他经常围绕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法律问题展开调研和思考。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2012年10月,王学成调任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关心他的朋友没有他的消息。
  2013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办法》,迅速引起热议。
  这是王学成调任省政府法制办之后,极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果。
  “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与司法机关的司法工作有所不同,每天都要面对群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能量化的都要量化,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王学成说。
  让王学成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10月23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关于2013年度依法行政考评结果的通报》。当时,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结果显示,社会各界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评价为80.50分,群众满意度为“比较满意”。对于此次考评发现的问题,通报也进行了剖析,有些行政单位“脸上挂不住”,就写了厚厚的材料申请复核。
  “申请复核是被考评单位的权利,但我们按照考评办法的规定,逐一作出复核回复,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以后应该怎样去改进。”王学成说。
  2015年2月9日,《广东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第一部有关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省级政府规章。
  作为主持起草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王学成说,该规定从起草到出台历时一年多,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网络等形式广泛征求和听取了政府部门、律师代表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广东今年将实现省、市、县(区)、乡镇四级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这将更有助于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维护好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在王学成看来,政府依法行政了,群众满意率自然会大大提高,腐败问题也会相应减少。
  “作为省法制办主任,我见证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与支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见证着法治建设中的每一个进步,也感受到法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王学成说,党的十八大已经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中国梦无疑包括了中国的法治梦,而建成法治中国就是法治梦的应然目标。眼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对法治中国的蓝图已经作出清晰的部署和安排。作为法律人,我们全部的任务和使命就是把责任扛在肩上,脚踏实地,孜孜以求,永不停息,为早日建成中国的法治大厦作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