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顶级科考船来厦嘉庚号相迎 鹭江鸣笛相会(图)

03.04.2018  12:46
法国顶级科考船来厦嘉庚号相迎 鹭江鸣笛相会(图) - 新浪
塔拉号一根桅杆上还挂起了中国国旗。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迎接法国塔拉号科考帆船(右)入港。(本组图/本报记者 姚凡 摄)

塔拉号一根桅杆上还挂起了中国国旗。

  本报讯(记者 林路然  实习生 施璐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昨日上午10时左右,厦门海域,两声鸣笛响起,一声来自法国顶级科考船塔拉号,一声发自嘉庚号——这是两艘科考船的第一次问候,相距不过百来米。

  为了这一次会面,塔拉科考基金会的负责人与厦大牵线多年,去年特意至厦门踩点,今朝梦圆。而这也是塔拉号第一次与中国大陆高校的科考船“约会”,两船共同举行的科考项目以及科普活动都令人期待。

   现场

   两船热情相逢  人们在甲板上挥手问候

  早晨,厦门海域飘起轻雾,仿佛为塔拉号到来蒙上神秘面纱,这反而令大家对这艘法国顶级科考船的好奇心愈加热烈。登船后,大部分人守在甲板上,为第一时间目睹塔拉号真容。8时30分,嘉庚号从海沧远海通达码头出发。

  10时许,在预定海域,塔拉号嘉庚号相互鸣笛,这意味着两艘科考船在海上正式会面。嘉庚号快速调转船头,热情欢迎,引领这位法国朋友到家中做客;塔拉号也展现法国式友好,近距离贴着嘉庚号右侧而行,一根桅杆上还挂起中国国旗。

  “Welcome to Xiamen(欢迎来到厦门)!”“Tara!Welcome!(塔拉号!欢迎你!)”人们站在嘉庚号的甲板上,向塔拉号挥手欢呼,塔拉号上的工作人员一 边挥手回应,一边拿起相机拍下这相逢时刻。不少市民游客也在演武大桥观景平台用镜头记录这历史一刻。

  前方有嘉庚号引领,左右有两艘帆船护航,塔拉号初来乍到,却毫无陌生感。驶入演武大桥海域,塔拉号被厦大嘉庚建筑群、世茂双子星塔吸引,缓缓靠 近岸边。12时许,东渡邮轮中心码头,两声问候再次响起——目送塔拉号进港靠岸,嘉庚号安心驶离。分别是短暂的,再次相见还将有关于科学、关于大海的心灵 对话。

  据介绍,塔拉号科考船36米长、10米宽、载重120吨,是一艘极地考察研究用的双桅帆船。自2003年开始,塔拉号出海科考,自此,它航行超 过40万公里,完成11次征程,在60多个国家停靠,科考团队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大量论著——塔拉号也因此被誉为“移动海洋实验室”。

   幕后

   提前一年来厦踩点  部分船班“破例”让道

  来访和迎客,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对于两艘重量级科考船来说,却不那么容易。

  为了这次会面,两艘科考船的团队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筹备推进。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林昕告诉记者,塔拉科考基金会负责人 是她的导师,去年4月这位负责人曾来厦门考察两天,为塔拉号的停留处踩点。“他曾考虑过翔安、五缘湾帆船港等地点,但是这些区域要么离市中心较远,要么不 符合塔拉号桅杆进出的高度,最后才选中了东渡邮轮中心码头。”同时,厦大嘉庚号团队积极联络各部门为塔拉号来访提供便利。譬如,鹭江道水域轮渡船舶航行繁 忙,两艘科考船进出还会让部分船班进行调整,而这样的“破例”也是多年未曾有过的。

  “这次会面就像嘉庚号一周岁后的再次起航。”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王海黎说,这次会面将拉开嘉庚号与塔拉号合作的序幕,不仅有科考项 目的合作,两艘船还将并肩向公众科普海洋知识。昨日位于嘉庚号上的嘉庚邮局发布了纪念封,两艘船在信封上同框,以纪念嘉庚号喜迎塔拉号科考帆船首次到访厦 门。

   同步

   本报联合人民日报

   直播“两船相会

   30万网友围观

  本报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全程直播了两船相会盛况。 直播同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厦门日报微博、微信、App、趣看直播等多平台上同步进行,截至昨晚20时,已经有超过30万网友点击观看直播、回放。

  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性一刻的到来,本报的直播团队早早就从厦门各个地方到海沧区海润码头集合,8点之前,10多位记者已登船准备就绪。另一路记者则到美丽的鹭江道岸边与市民一同在等候,直播市民围观的热情。

  “这种直播方式以前比较少,‘嘉庚’号也是第一次在船上聚集了这么多‘长枪短炮’。”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王海黎博士说,通过多角 度、全方位地直播、解读“嘉庚”号迎接“塔拉”号,现场感十足,也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了解科考船,进而关注海洋,热爱海洋,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有兴趣的读者可关注本报微信、微博的相关链接观看直播回放。(本报记者  何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