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今报》:水土流失县再现秀美山川

20.10.2014  18:55
法制今报》10月11日2版头条  

水土流失县再现秀美山川

——大田县检察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福建检察网10月20日讯(郭书翰)今年,三明大田县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如何让这个昔日被列为全省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再现秀美山川?大田县检察院以实现大田“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顺势而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巡回检察工作,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保护、教育等各项法律监督职能,为推进“美丽大田”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努力让大田的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保护生态: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现在跟着师傅学点技术,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自己开个茶厂。”目前,因参与盗伐被判缓刑的陈某在高峰茶叶公司学习制茶时满怀憧憬地说。像陈某这样因没有一技之长的社区矫正人员不在少数,大田县检察院了解情况后,通过各方协调和努力,在屏山乡设立社区矫正服务基地,依托多家茶叶公司,为无稳定经济来源的涉林刑事案件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制茶技术培训和再就业机会,防止重新发生涉林犯罪。

  今年,大田县检察院将林业检察科更名为生态环境检察科,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生态巡回检察,加强与各行政执法机关的衔接,强化对重点工程、林地开发、茶园旅游观光开发等项目的生态保护监督工作,对可能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及时发出预警。去年以来,该院深挖细查非法占用农用地、危害生态安全犯罪背后隐藏的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有效服务城市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

  “保护好青山绿水,努力让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这是检察机关的职责。”该院检察长陈福东说。       护绿护河:山更秀美水更清莹  

  “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山头山下堆满了废弃的矿渣。”说到矿业开采对自己村环境的影响,太华镇玉井村村书记叶美地紧皱眉头。去年某矿业公司因为违法堆放矿渣一度造成上百亩的林地遭到破坏,大田县检察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后,联合县法院、林业局督促该矿业公司按时完成复绿补植工作。现在,叶美地在查看这100多亩的小树林时,开心地说:“‘伤疤’总算都治好了。”

  复绿补植是近年来大田县检察院开展“护绿护河”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既打击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也让“受伤”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医治”,实现一诉多赢的效果,去年以来已督促复绿补植223亩。该院联合县国土局、环保局、水利局、生态综合执法局、林业局等单位召开保护生态环境座谈会,完善两法衔接,统一执法标准;定期组织检察官们上山下乡开展“护绿护河”工作,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问计于民积极为生态建设“把脉”。结合巡回的民情民意和执法办案,该院向县水利局、环保局、生态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发出检察建议。

  如今,相关单位执法力度加强了,水质监测制度更规范了,环保不过关的污染企业关停了,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得到落实,非法采砂被取缔了……检察机关参与护绿护河工作实现岸绿、山青、水净,让群众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甘甜的水。       司法关怀:让人与自然相处更和谐  

  “山绿了,水清了,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陈福东谈到检察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道出自己的心得。

仅今年5月以来,大田县检察院开展非法占用林地专项清理行动已清理林地面积606亩,查处非法占用林地行政案件136件,审查起诉3件,追诉1件1人,追究遗漏罪行1起。该院在保持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犯罪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增加司法人文关怀,在案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互助,注重案后跟踪帮扶。对因生病就医、子女就学等生活困难引发的盗伐、滥伐案件,该院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深入犯罪嫌疑人家里了解情况,对确实符合救助的对象建议当地民政部门将其纳入低保范围,从源头上遏制重新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