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泉州老旧小区困局? 泉州市人大代表提建议
如何解决泉州老旧小区困局? 泉州市人大代表提建议
刺桐新村42栋旁,地面被挖开,准备铺设新管道
1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花蕾 彭思思 黄晓蓉 吕波 黄谨 文/图)昨天清晨6时,在鲤城区开元街道刺桐社区刺桐新村42栋的楼下,随着挖掘机“轰隆隆”地驶近,68岁的住户马阿姨笑了。因为,工人们即将开挖路面,为42栋的化粪池与路面公共排污管间接上一条管道,明天就能彻底解决困扰住户们许久的化粪池堵塞满溢问题。
刺桐新村42栋的住户是幸运的。因为,上月底以来,海都邦邦接连走访鲤城区开元街道梅山社区、泉山社区、红梅社区、刺桐社区,鲤中街道促进社区、西郊社区、百源社区、升文社区、清华社区,以及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后发现,面对普遍存在的老旧小区地下管道“肠梗阻”问题,社区居委会首选“哪里堵了疏哪里”。而要治本,就得挖地重铺管道,社区有限的经费无法支持,另一方面,鲤城77个社区,每年可能只有一到两个社区的管网改造项目申请列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对此,泉州市人大代表王纯真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重视,如“美丽社区”建设长期倾斜老旧小区,环保、住建、民政等多部门联动帮扶,逐步改善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缩小和新小区的差距。
鲤城区副区长陈财水昨日也表示,每年,鲤城区相关部门都会组织管网普查并登记,“未来鲤城区肯定会更加重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
堵的原因
五大类因素 造成地下管网堵塞
开元街道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占鲤城全区人口近1/3,是鲤城区八个街道中人口最多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11个社区居委会常年为老旧小区排污管堵塞所烦恼。而鲤中街道下辖的12个社区居委会,也都有这样的老旧小区管道堵塞问题。
邦邦走访上述10个社区后发现,其中的老旧小区大多属于开放式管理,无物业,楼龄至少在20年以上。请教鲤城区市政和交通公用事业管理局工程建设股及疏通队等的专业人士之后,邦邦发现,造成这些管道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五大类。
固体污染物致堵塞
老城区早期配套不完善,居民住处没有化粪池等过滤系统,粪便或生活垃圾未经过滤,直接排入公共主排污管道,便会导致管道堵塞,如龙宫巷的部分民房。
另一方面,居民随意扔垃圾,加上排污量增加,也会导致堵塞。西郊社区保洁员就说,她常从管道里掏出毛巾、毛刷、塑料梳、塑料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而即使是前年已改造过管道的红梅新村,现在仍面临这样的问题。
油污混合致堵塞
据本报去年报道,鲤城区2010年至2014年登记在册的餐饮店,共有2000多家,其中老城区的鲤中街道765家、开元街道662家,排在前2位。在美食街、涂门街、南俊路、北门街等地段,因油污废水流入下水道,冬天结块后常造成堵塞,单家餐饮店又无力疏通,只能依靠社区或街道组织疏通。
在龙宫巷连接九一街的一段路上,之前,因沿街餐饮店逐年增加,排污量增大,油垢长期堆积致堵塞。百源社区居委会每年都要清理一次。去年,此路被纳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路面及管网获改造,现在终于不堵。
管道老旧致堵塞
早期的排污管道较小,污泥常年淤积,让管道内壁变小甚至堵塞,如建于1983年的金山社区,116栋楼每栋管道都堵塞过,严重时,每栋楼每年都堵。
另一方面,管道老化导致的管道塌陷、变形,也是管道堵塞的重要原因。如省五建宿舍楼发生排污管堵塞后,工人排查时才发现,其中一截已塌陷。红梅新村此前未经改造的排雨污暗沟,因常有大型车辆碾压,造成暗沟变形和老化。
泥沙堵塞致堵塞
在百源社区礼让巷,有一条排雨污的暗沟,雨量稍大时,雨水会把地面泥沙冲进暗沟,时间久了便形成一道屏障,造成暗沟堵塞。这种雨污合一式的排污管道在老城区相当普遍。
对此,鲤城区市政和交通公用事业管理局工程建设股负责人解释,这种管道节省土地,比较适合街道狭窄地区,如西街、通政巷等,且老城区地下管网密布,地面上行人多、车辆多,有些地段没有施工条件,因此,老城区也只能保留雨污合一式管道。
地势落差致堵塞
促进社区省五建宿舍的地势,位于周边最低点,雨水稍大时便会往这里灌,由于其管道又是雨污合流,化粪池短时间便会被灌满致满溢。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郊新村,一开始并未建三化厕和化粪池,后来,改造时,将三化厕的管道铺设在楼栋前的花圃下,但花圃比房子的地基高,时间一久,就经常会造成楼底管道的堵塞。梅山社区小山新村也有类似问题。
此外,租户私自增设排污管,直排到公共排污管,以及日益增大的排污量,也加剧了地下排污管道的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