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红树林围桥危及洛阳桥桥体 政府:二者共存
一个是屹立在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千年而不倒、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一个是守卫泉州海岸线、有“地球之肾”美誉的红树林;一个是历史的遗产,一个是自然的馈赠。它们,都是泉州人珍爱的宝贝。
近年来,泉州海岸线大面积种植红树林,洛阳桥两岸已现“红树围桥”的现象。对此,泉州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担忧不已,认为红树林已严重危及洛阳桥的历史风貌和桥体本身。而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却持不同意见,认为红树林不但不会危害洛阳桥,还有提升景观的功能。
今年元旦前后,随着洛阳桥靠洛江区一侧一片红树林被人为清理,延续多年的“桥树之争”,由双方管理部门之间的争论,跃入舆论关注的焦点。
冬日午后的暖阳下,洛阳桥北的昭惠庙内,一名六旬阿婆坐在一张老式竹椅上,晒太阳打瞌睡,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了。阿婆名叫谢丽英,一辈子生活在桥畔的万安村,“以前江水深得很,这些年来,桥下淤泥越积越厚,桥两头的样子已变得面目全非”。
面对一天天逼近洛阳桥的红树林,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人吴艺娟有点坐不住了,“月初对洛阳桥底下杂草和垃圾的清理,只是个导火线,其实种树与护桥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按照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说法,假如任由红树林像现在这样的生长趋势,若干年后,这座千年古桥将淹没于一片翠绿之中,说得严重一点,甚至会陷入“桥将不桥”的尴尬窘境。
现场 走访
满眼翠绿直逼古桥 淤泥严重影响潮汐
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的洛阳桥,首创了梁式大石桥先河,素有“海内第一桥”的美誉,迄今已有962年。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主要代表文化遗产。
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踏上洛阳桥,感受这座千年石桥保护过程遭遇的一系列问题与困境。
车停桥南,沿着桥头巨大的石板,踏上古桥,面对千年前先人花费无数心血创建的浩大工程,着实让人震撼不已。桥长800多米,南接洛江区桥南,北承台商区洛阳,是古代泉州主要交通要道。正值海潮退却,放眼望去,水位下降,桥身、桥墩露出水面,淤泥堆得老高,有的已将桥孔堵住;而沿着桥体两侧种植的红树林,直逼而来,有的干脆紧挨着桥生长,桥树相距最近还不到两米。
“桥北两侧的情况更为严重,红树林离洛阳桥这么近,而且都是在古桥保护范围内。长此以往,实在令人担心。”管理所工作人员指着与桥墩齐高的淤泥,无奈地说。行走到桥北,记者看到,桥两侧淤泥层更高,一些裸露的滩涂上,一簇簇红树林长势相当茂盛,株株相连,成片成林,一眼望不到边,显得极为壮观。
村民 说法
树进潮退养殖缩水 淤泥变厚垃圾增多
在洛阳桥南端,记者看到一名保洁人员站在桥下滩涂,弯着腰捡垃圾,“一天至少要捡一次,潮水一退垃圾根本带不走。”工人姓刘,本地人,主要负责桥下垃圾的清理。他说,没有这么多红树林时,每天两次的海潮涨退,一般的垃圾都会被潮水带走,“滩涂上的红树林长得又高又密,潮水的作用就没那么明显了!”
“以前这里都是滩涂,哪里有这么多的红树林,树苗一种下去,我们蛏苗田、海蛎地大面积缩水,基本上都没了。”在桥北蔡襄雕像旁的一处码头,记者偶遇几名正在运送蛏苗的养殖户,对于洛阳桥附近的红树林,他们也有不同看法。
据一养殖户回忆,二三十年前,洛阳江两岸的淤泥很少,那时候还没有修建桥闸,“上游冲下来的沙子很多,附近建房子,都可以直接到江里打捞,可见当时江水的深度。”他称,进入2000年后,随着红树林种植的推广,桥两侧滩涂地基本被占了。
“石桥是祖宗留下的宝贝,应该保护,但红树林的大面积生长,也有好有坏。”阿婆谢丽英说,桥两侧有了红树林,满眼绿色,确实让人赏心悦目,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繁殖的蚊虫,“一到夏天,潮水一涨,树中的蚊子没地方躲藏,都飞了出来,遭殃的是附近居民”。
护桥历程
“站像东西塔,躺像洛阳桥”——这句流传在泉州民间的俗语,道出了洛阳桥作为“国保”文物,在泉州人心目中的位置与分量。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如何更好保留名桥历史风貌,再续古桥千年风光,一直是泉州文物部门工作重点之一。
最近十几年来,护桥历程,一波三折;桥树之争,矛盾重重,常令古桥保护者们陷入两难境地。
保护区内种树 本身已经违法
“关于桥畔的红树林问题,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甚至连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也曾提出清除保护区范围内的红树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人吴艺娟称,洛阳桥按照省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桥体东侧向洛阳江延伸300米至石任,西侧至洛阳桥水闸;桥南从桥塔至民居80米,桥北至洛阳古街路口,并含昭惠庙,“这个范围内均是建设控制地带,任何个人或单位,不能擅自建设污染文物及其环境的设施”。
《文物法》也明确规定,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必须保证文物安全,逐级上报,并征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否则等于违反文物法,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也就是说,凡在古桥保护区范围内种植红树林,即使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也得慎之又慎。
依法清理树木并非乱砍乱伐
“我们确实曾对洛阳桥底下影响景观的杂草和垃圾进行清理,但并非他们所说的乱砍乱伐!”据吴艺娟介绍,去年12月底,按照市里创城迎检要求,管理所在月初请来保洁人员,下到桥墩处,对桥底的杂草和垃圾进行清理,并顺带清理几株随潮水自然生长的小红树,“我们只是按照《文物法》规定,出于对古桥的保护,恢复古桥的历史岁月和自然景观,才会请人来清理,没想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市文广新部门曾多次发函给市林业部门,协调处理洛阳桥保护区范围内红树林,移植他处,“但时至今日,并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树长起来了,水看不到了,跨海桥变成陆上桥,未来洛阳桥境遇,好像就在眼前。”吴艺娟说,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假如我设想的事情实现,那么这些独步世界的造桥技术,将永远失去实体物证,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树没了还可种 桥没了无法造
“树没了,还可以再种;桥没了,却没办法再造!”孙亚宏是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副主任,也是市政协委员,他对于桥树之争的观点鲜明,措辞犀利。
他说,洛阳桥的保护与红树林的种植,两者矛盾已经存在很久。其实,早在2009年,泉州市两会上,他就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一份名为“重新审视洛阳桥水域种植红树林的必要性”提案,专门论述了桥树之间的关系,并建议在洛阳桥保护区范围禁止种植红树林,并尽力恢复古桥原有风貌,“当时市林业局以部门承办的方式答复,将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种植红树林的关系,并表示在洛阳桥保护区范围内,不再增种红树林”。
时隔数年后,桥树之争不仅没有得到缓和,反而变得更加剧烈。随着泉州“海上丝路”世遗申报工作的启动,洛阳桥被列入十八处考察点之一,在一份由孙亚宏主笔的泉州政协专报中,这样描述洛阳桥现状,“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内大量人工种植红树林,加剧了泥沙淤积,假以时日,生态环境或将不复存在,势将危及到洛阳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历史地位”。专报得到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领导作出批示:“建议很好,要求加大保护和申报力度。”
■专家观点
像爱惜生命一样 保护好文化遗产
□陈建中 泉州市博物馆
文博研究员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这是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文章的一句,用在目前洛阳桥的保护事件上,极为恰当。陈建中称,洛阳桥管理者本月初对桥梁保护区范围内自然生长的小红树,进行清理,其所依据是《文物法》管理条例。
他认为,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洛阳桥,不论从时间存在,还是人文价值,均比省级湿地保护区的分量更重,“说白一点,先有古桥和古桥的保护区,再有这片红树林,而且也有法律可依,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关于桥下淤积问题,他深有同感,“一座历史悠久的跨海大桥,一旦没有海水进来,变成一座陆地桥,那么留给后人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
他建议,应该由政府部门出面协调,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对桥底,尤其是桥南、桥北的淤泥层,进行全面清理,以还洛阳桥史上风貌,“随着红树林面积在扩大,潮水被挡在外面进不来,淤泥层每年都在增长,现在再不清理,今后可就来不及了!”
今年元旦那天,护林员老刘像往常一样,沿着洛阳江畔巡逻红树林。经过洛阳桥靠洛江区一侧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桥底一大片的红树林不见了,只剩滩涂淤泥。接到群众的反映后,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将情况通报给了洛江森林公安,要求介入调查。调查结果是,砍树的工人是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雇请的。
“据当地老人及有关历史资料反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洛阳桥畔有大片的红树林,后经几十年大兴围海造地、筑堤建闸,陆续砍伐殆尽。”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纪剑锋说,在历史上,洛阳桥畔就有红树林,桥和树相映成趣,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景观。如今,洛阳桥两头桥墩陷入淤泥中,主要是由上游建设的洛阳桥闸引起的,近年来人工种植红树林只是进行生态修复,因此影响较小。
种下10年的红树林 一夜间被砍一大片
护林员老刘今年64岁,就住在洛阳江畔靠洛江区一侧的村庄里。他和洛阳江沿岸红树林的因缘,已经有了11个年头。
老刘说,2003年,省政府批准扩建了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从那时起,他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开始在洛阳桥周围的滩涂上无偿种植红树林。但红树林的生长起初并不是很理想,成活率不高。在接下来的4年里,每年他都要补植不少,“树苗是从漳浦运过来的,都是我自己掏的钱”。老刘说,直到2009年开始,他才从洛江区林业部门领取每月1000元左右的“辛苦钱”。
如今,洛阳江乃至整个泉州海岸线的红树林蓬勃生长,老刘的心里欢喜不已。这些年里,他几乎每天都要沿洛阳江岸走一圈,查看是否有人破坏红树林。他看护的红树林面积有1000亩左右。
“这片红树林从无到有,我对它的感情很深。”老刘说,今年元旦那天,他巡逻到洛阳桥南时,赫然发现大片的红树林被砍了。经向周围村民询问,他很快就知道,砍林子的是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雇请的工人。他立即向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汇报了情况,之后森林公安介入了调查。
桥畔史上就长红树 10年来大面积种植
老刘说,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记得,新中国成立之前,洛阳桥畔就长有大片的红树林,“这里的红树林,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后来由于围海造田,红树林遭大面积砍伐,在这一带的滩涂上几乎绝迹。
老刘的说法得到附近村庄一些老人们的印证。纪剑锋说,泉州市文管所所谓的“在洛阳桥文物保护范围内种植红树林”的说法,是与历史不符的。根据附近村庄老人们的记忆,60多年前,洛阳桥畔的确有大面积红树林,不过是自然生长的,并非人工种植。
纪剑锋说,有关专家学者的调查显示,2001年时,在洛阳桥至后渚桥之间,天然分布有红树林215.58亩。2002年以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惠安县林业局、洛江区林业局、万安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先后在洛阳江种植红树林6000多亩。目前,洛阳江红树林已恢复到近7000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面积最大的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
红树损桥缺乏依据 桥底淤泥另有缘由
记者了解到,在有关红树林的介绍中,都会提到这种灌木有“促淤造陆”的功能。
纪剑锋说,红树林的确有促淤功能,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今,洛阳桥南北两岸的桥墩下,有大量的淤泥存在,这与近年来红树林在这一区域的增长关系并不大。如果说淤泥完全是由红树林造成的,缺乏科学考证的依据。
据介绍,1972年,洛阳桥上游建设洛阳桥闸,上游的来水大幅减少,洛阳江基本失去了泉州湾入海河流的功能。泉州湾潮汐属正规的半日潮,原本洛阳江每日两次涨退潮,涨潮可上至洛江区河市,退潮后可以带走大量的泥沙和垃圾。自从河闸建成后,几乎只在行洪时才放水,久而久之,造成了大量泥沙在下游的洛阳桥一带淤积。据科考资料显示,1972-1979年洛阳江河道每年平均淤积25厘米。根据有关专家的综合意见,洛阳桥闸的建成,才是洛阳桥底泥淤高的主要原因。
至于“红树林贴桥生长,危及桥身安全”一说,纪剑锋认为,红树林的树根不会盘根错节伸出太远,也不会像榕树等树种一样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因此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关于洛阳桥淤积和红树林危及桥身安全的问题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以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红树珍贵造福泉州 与洛阳桥相映成趣
红树林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的美称,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特有的植物群落,是最重要的湿地资源,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护岸、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提供海产品等重要功能。独特珍贵的泉州湾洛阳江河口红树林湿地备受国际国内瞩目,已先后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03年9月24日,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纪剑锋介绍,2003年的时候,洛阳桥的大部分已纳入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但此次被砍的那一片红树林,恰巧不在保护区范围。在历史上,自然生长的红树林与洛阳古桥曾相伴共存至少数百年,并没有破坏古桥的历史风貌和桥体本身。如今,洛阳江河口红树林与洛阳桥相融合,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湿地文化景观,成为泉州市一处重要的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场所,“相信保护和建设好这一珍贵湿地资源,必将有力助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