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泉州的“大水缸” 南安市系统推进流域治理攻坚

08.12.2019  09:11

  南安市是福建省水利第一大县,境内河流1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2条358公里,水资源总量占泉州市的66.7%,素有泉州市“大水缸”之称。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8日电(田心)傍晚时分,三三两两的人们聚集到泉州南安市兰溪文化广场,两岸绿影婆娑,游人心旷神怡。今年73岁村民陈利水带着孙子漫步于河边,谈起兰溪的变化,老汉感慨万千:“现在的兰溪,水清了,鸟多了,我儿时的场景又回来了”。

 

 

  兰溪的变化,只是南安市水质提升、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南安市是福建省水利第一大县,境内河流1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2条358公里,水资源总量占泉州市的66.7%,素有泉州市“大水缸”之称。

  为了护好泉州市“大水缸”,2017年起,南安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开展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念好“四字经”,系统推进流域治理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监测,今年1-10月,该市12条主要河流平均水质均达考核目标,水质达标率由攻坚期的58.3%提升至100%;水质达到Ⅲ类的河流由攻坚前的4条增至8条,Ⅲ类水质河流占比由33.3%提升至66.7%,其中,淘溪和梅溪流域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

  紧抓“”的重点

  南安市在市级流域创新设立“双河长”,增设市委常委与原市政府领导共同担任流域河长,不断夯实河长治水基础。各级河长以当好河湖管护的“施工队长”为己任,采取河长全面摸查、天地一体巡查和邀请专家把脉会诊等方式,多管齐下排查流域水质“病源”,逐河编制《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计划投入26.52亿元,系统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5类工程115个项目。

 

 

  南安市按照“控源、截污、生态修复”3个环节联动推进的思路,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已建设市区污水管网16.55公里,建成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3座、村庄纳管项目21个,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13402户,并将全市已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统一捆绑打包,采用政府采购方式委托第三方运维管理;同时检查企业2352家次,关闭取缔小铸造、土炼铝(锌、铜)和废塑料厂231家、小石材等“三无”企业37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09起,罚款1709.38万元。2018年南安市4条劣Ⅴ类河流全面实现“脱劣”,今年各流域水质在全面达标基础上持续稳定向好。

  拓展“”的内涵

  坚持以两溪流域为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两轴、六心、多品、多点”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六结合”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两溪一湾”全域性综合整治,致力构建网格化综合治水体系,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综合治水的“南安路径”,逐步形成未来发展的交通带、生态带、经济带,打造南安“幸福河”。

  据统计,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结合考虑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四水共治”理念,南安市先后启动实施“两溪一湾”、晋江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湖库连通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0.8亿元,同比增长15.6亿元,新建堤防49.34公里,同比增长22公里,综合治理河长80.5公里。同时,抓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海堤和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理等民生水利工作,率先在全省建成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

  扭住“”的关键

  创新河道巡查管理模式,依托社会第三方建立南安市河流管养中心,通过构筑“人防+技防+物防”一体化河流管养“防火墙”、建立“大中心+小中心”全功能融合管理体制、构建“水面+陆地+空中”立体化巡查机制以及建立河道健康“病历卡”制度,对河道“病情”实时跟踪、随时上报、限时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中心工作模式日趋成熟,已成为南安市河长制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截至10月份,中心共巡查发现问题830个,已整改804个,全市水事秩序井然。特别是在剿劣及水质提升攻坚过程中,南安市及时提供河流“病历卡”,为各级河长和河长办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精准对症“开处方”,确保各流域水质稳步向好。

  同时,开发完成巡河APP,将河流管养中心纳入该系统,计划进一步整合现有120个监控信息、专管员巡河信息、问题会商处理等功能,全面提升河流巡查管护水平,真正变“河长治”为“河常治”。

  形成“”的张力

  在聚焦水质提升的同时, 南安市通过以水为媒、多维带动,实现“河道+道路+景观+休闲”的立体构建,打造各具特色的流域环境生态样板。

  西溪流域通过实施“两溪一湾”综合整治、武荣公园等项目,逐步成为南安的“景观轴、文化线”。

 

 

  罗溪流域通过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还原魅力生态河流,打造沿溪两岸绿色生态文化廊道,获得省级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设“优秀”等次。

  诗溪流域经过综合整治,形成“清新流域、生态两岸、富美乡村”的生态新格局,成为泉州市清新流域样板工程。

  英溪流域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基础上,结合沿岸文化遗存,进一步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及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在彻底解决英都易灾易涝历史问题的同时,实现英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各乡镇也结合各自实际,采用“河流管养+民间跑团、+志愿者服务队、+森林防火队、+保洁服务公司”等多种形式,将全市河流管养工作逐级延伸至村一级,解决河流管养“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拓展延伸河长制内涵和外延。(完)

【责任编辑:洪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