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间藏家晒珍品 见证“海丝”辉煌历史
蔡其呈收藏的五尊郑和像(右一至右三:明朝;左一左二:清朝)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重要的造船基地,大量船匠、水手和贤士随郑和出海,继而移居海外,所以郑和下西洋时,在泉州留下许多遗迹。
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之际,泉州民间收藏家蔡其呈向记者展示了一批珍藏品,见证“海丝”辉煌历史。
郑和像指南针 “海丝”宝物装满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源和堂的蔡其呈工作室,里面摆放着不少与“海丝”有关的宝物,如指南针、郑和像、老船号等,还有各种古籍,如清朝同治年间官方有关航海的文献《乘槎笔记》。
《乘槎笔记》距今已有140多年,除首页有一点破损外,基本保存完好。它是一位名叫斌椿的三品外交官所著,书中完整地记录了其历时8个月之久的航海过程,是一部珍贵的航海文物史料。而在陈祖泽编写的《温陵探古录续篇》一书中,一张“九日山金溪古渡”的旧照片格外醒目。“这是泉州早期比较大的港口。”蔡其呈指着照片说。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五尊郑和像放在桌子上,其中三尊是明朝的,两尊是清朝的,“穿着太监服的那尊是泥塑,其他四尊穿着官服的都是泥包木雕,五尊的产地都是泉州。”
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明朝中期的指南针,上面刻有甲、卯、乙、辰、巽等二十四山,木制的底座配有木制的盖子,“别看这东西小,可是当时行船必备工具。”而工作室门口放着的两块石碑,一块写着“商部员外郎”,一块写着“福建即补都阃府”,他说:“这些明末清初的石碑都与航海文化有关,比如,即补都阃府就是救济船商的临时客栈。”
明朝中期的指南针
自小喜欢收藏 初中爱上航海文化
蔡其呈从小就喜欢收藏东西,烟标、电影票、小人书等不一而足。为了积攒买藏品的钱,12岁的时候,他就在北门街的一小车站旁出租小人书。
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了南宋木船。听到这消息,当时还是初中生的他兴奋地和同学们骑着自行车到现场观看。听完考古人员对船型、水密隔舱、多重壳板等进行绘声绘色的分析后,他对航海文化开始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后,作为省级棒球运动员,蔡其呈经常到各地参加比赛,也不失时机到处淘航海藏品。1980年,20岁的他进入泉州开元寺工作,在这里,他有机会和文史专家经常接触,学到了不少文史知识。一有空闲,他就背上当时少有的两台相机,跟着考古专家实地走访,收集了不少资料。
记录航海痕迹的这些明末清初石碑曾亮相上海世博会
父子开工作室 以藏品宣传泉州
数十年来,蔡其呈东奔西走,积少成多,收藏了一系列的航海文物,“早保护好这些第一手资料,早一些让它们免于破坏。”
当然,得到这些好东西并不容易,他也付出了很多。不会游泳的他,坐船怕颠簸,但还是三天两头往海边跑。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购买藏品,他还兼职很多工作,帮别人拍照、雕盆栽、种花。不过,多年的积攒也让他收获颇丰。
2009年,上海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专家来到蔡其呈家,精心挑选出200多件泉州“海丝”文化的文物,年代从明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内容以航海为主,有瓷雕妈祖、水尺、南海观音地图(木刻版)、郑和木刻雕像、指南针、罗盘、清代水兵帽、双管洋枪、洋船模型、孙中山手稿、《圣喻条目》等。2010年世博会开幕后,它们亮相上海国家航海博物馆,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泉州“海丝”文化的风采。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国家航海博物馆和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的专家又先后来到蔡其呈家中,希望借用藏品做展览。而最令他欣慰的是,儿子蔡美泽也渐渐喜欢上收藏。如今,父子一同开着这间收藏工作室,“希望借着这次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通过这些藏品让更多人认识泉州,了解泉州文化。”
(记者 许雅玲/文 陈小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