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企“出海”寻“风口” 让更多品牌国际化
9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完成了国内创牌和资本累积的泉州品牌企业,如何寻找新的发展驱动力?下一个发展“风口”在哪里?他们的答案是——国际化。
眼下,一大波泉州民营品牌企业“出海”浪潮正在袭来。记者从泉州总商会获悉,1-8月,泉州有86家民企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至此,已有近300家泉州民企先后“出海”,他们或赴海外办厂,或在海外开销售公司、专卖店,或收购国外品牌,多形式掘金国际市场。
近年来,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走高的形势,一批泉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掀起一股海外开厂的高潮。据介绍,这类案例占到“出海”民企的20%左右。
晋江集成伞业就是其中较早动身的公司。6年前,集成伞业在柬埔寨开设第一家海外工厂,发展顺风顺水。今年,公司再次对柬埔寨工厂增资扩产。
“这里的工人工资不到国内的三分之一,成本优势明显,另外,我们的产品直接从柬埔寨出口,还可避开欧美日的反倾销和贸易壁垒。”谈到赴柬埔寨开厂的初衷,集成伞业董事长黄文集说。
除了海外开厂,选择在海外开销售公司或专卖店的出海民企占到总数的七成以上。据悉,泉州出海企业以品牌企业为主,且多数制造基地放在泉州本土,在他们的国际化之旅中,布局海外销售渠道是首要目标。
匹克体育是泉州最早品牌国际化的企业之一。近年来,面对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境,公司加快以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于去年在美国成立匹克美国分公司,今年上半年又在南美和欧洲加速布局8个分公司,最近又在中东落子25家专卖店。目前,匹克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分公司或专卖店。
“过去人们常说,谁先接受市场经济就先赢得未来;如今则是谁先接受全球经济,就赢得了未来。”匹克董事长许景南说。
在“出海”的泉企方队中,也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以收购国外品牌的形式,迅速利用对方的销售渠道完成市场布局。
这类企业以鞋服品牌企业为代表,安踏就是其中一家。2009年8月,安踏斥资5亿港币,收购百丽旗下的著名国际运动品牌斐乐。几年来,安踏整合斐乐的销售渠道,全力渗透安踏自有品牌,迅速完成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
“要成为国际一线运动品牌,就须布局全球市场资源,整合全球产业链。”安踏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表示。
“众多泉州企业以各种形式开启国际化之路,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品牌的发展大方向所在。”谈到泉企“出海”热,泉州总商会副主席蒋细宗说。
记者手记>>>
让更多民族品牌国际化
一大波泉州企业先后“出海”、持续开启品牌国际化之旅,是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省产业经济领域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泉州是我省“民营经济特区”,这里诞生了无数享誉国内的民族品牌,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品牌之都。然而,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产能过剩的发展瓶颈开始显现,走完国内创牌之路的泉州品牌企业,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众多泉企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国际化。
客观地看,国际化是泉州制造和泉州品牌无法绕开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由于掌控不了渠道与终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规模众多的民族品牌企业一直无法整合全球产业链,只能屈居最低端。于是,包括泉企在内的大量“中国制造”厂家难以摆脱低利润的命运,成为“廉价货”的代名词。
包括泉州品牌在内的众多民族品牌,只有依靠自主创牌,以掌控终端、渠道提升品牌附加值的方式,在全球市场上构建起新的优势,跻身国际品牌前端,才能在搏击国际市场中获得发展新动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民族品牌出路在哪,泉州民企已经作答。我们期待着企业界涌现出更多的“出海”浪潮,从而让更多民族品牌早日成为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