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 泉州市第一医院“胸痛中心”诊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

17.05.2017  16:19

 

泉州市第一医院通过微信群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杨柳 摄

 

 

护士手把手指导家属如何护理新生儿。杨柳 摄护士手把手指导家属如何护理新生儿。杨柳 摄

 

  人民网泉州5月16日电(杨柳)近年来,泉州市按照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部署,创新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日前,记者探访泉州市第一医院,近距离感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带来的变化。

  自2016年4月起,泉州市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全天候的院前急救体系,救治2050人次。院前急救体系涵盖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心血管科、消化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联动,先后成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肺康复中心”等,开启了创伤急救、心梗、脑卒中等危急重症的绿色通道,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有效提高急诊患者抢治质量。

  其中,“胸痛中心”通过建立院内绿色通道、上下级医院联运高效救治胸痛患者、基层医院及时转诊、加大社区“胸痛”知识教育等方式,实现院前院内患者救治的无缝隙对接。泉州市第一医院建设了多专业网络会诊平台,先后成立了“泉州市第一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泉州市心血管病中心心电网络会诊分中心”等。同时,医院还建设了“泉州急诊微信平台”、“泉州市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微信群”等微信诊疗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

  “在心血管学界有句名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天宝介绍,发生心梗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时打通堵塞的心血管。然而现实中,除了患者自身及家属缺乏急救常识外,也常因基层医院未能及时诊断,或转送病人过程中耗费过长时间等原因,而耽误了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据了解,泉州市第一医院“胸痛中心”综合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通过微信平台得到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入院到球囊开通时间平均在74分钟,远低于国际要求的90分钟。“胸痛中心”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共救治急性胸痛病人1766名,抢救成功率达到93.7%。

  “就在上周,泉州市第一医院接到一名60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病人,是从南安市医院转诊上来的。”陈天宝副主任介绍,这位患者胸痛两个小时,到南安市医院急诊,南安市医院立即检查心电图等并通过微信平台迅速上传心电图图谱以及患者其他临床资料,泉州市第一医院胸痛中心及时反馈并指导立即转诊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患者19点30分到达泉州市第一医院,19点53分就完成开通血管手术,只用了23分钟的时间。

  同时,泉州市第一医院与36家基层单位签署协作协议:下派管理专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实行“双主任”帮扶模式,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安排专家下沉到基层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强化“医联体”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泉州市分娩量陡然升高超过历史最高值,临产孕妇面临“一号难得、一床难求”的现象。为满足孕产妇需求,泉州市产科拓展病区、增加床位,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医院还创建透明的婴儿沐浴游泳池,产妇及家属可现场观摩学习,护士手把手指导家属如何护理新生儿。

  “医院产科还特意安排一个‘大宝当家’的区域,协助产妇家属照看家中‘大宝’,同时也指导‘大宝们’如何照顾弟弟妹妹。”泉州市第一医院副主任护师高玉玲表示,产科的这些延伸服务,例如“大宝当家”“孕产妇心理指导”“临产妇行走训练”等等,深受孕产妇及家属的欢迎。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