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肉”年销售额200万 部分含毒素可致死
泉州晚报社APP-泉州通12月18日讯(记者张沼婢)胖乎乎的“脸颊”,肥厚的叶片,矮小的“身材”,明丽的色调,不经意间开出的小花……这个冬天,要说泉州最火的植物,恐怕非多肉植物莫属。今年以来,从微博到微信朋友圈,多肉植物俨然成为晒图的新宠,成为他们生活的时尚,“肉粉”们已是无“肉”不欢。
在清源山脚下的一家植物盆栽店里,记者看到几个年轻人在选购多肉拼盘,其中两位女士一下子就选了好几个品种的多肉植物进行搭配。“他们是老顾客了。”店主杨先生表示,除了单株的多肉植物,多品种拼盘也很受欢迎。记者在店里看到,售卖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多肉品种,每盆售价为10元—30元。
记者走访了泉州中心市区多家盆栽植物店,发现几乎都有卖多肉植物,且放在摊铺的显眼位置。“一天能卖出几十种。”店主陈女士告诉记者,多肉植物今年才这么火,以前在花店里都是放在犄角旮旯的地方,捎带着卖的。然而,如今多肉植物成为不少店主主推的商品。
不仅是线下火热,网上的多肉植物卖家也与日俱增。李紫健是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副会长,他在两年前开始经营多肉植物,主要以线上的网店为主,“当时泉州没有几家多肉植物网店,现在翻了几番,竞争也更为激烈”。他预计自己店铺今年线上线下的销售额会达到10万元左右,而泉州地区多肉植物的年销售额有200万元—300万元。厦门多肉植物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千万元。
多肉植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在一些大城市流行,而泉州直到今年才开始升温,预计会成为春节市民家中重要的点缀。根据记者从各个“多肉圈”和商家了解到的情况,购买多肉植物的主力军主要是年轻女性,约占七成,职业遍布各行各业。男性玩家约占三成,且多为“骨灰级”玩家。
多肉植物为什么这么火?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它外表“呆萌”,作为盆栽新宠在国内外园艺市场容易走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属于“懒人植物”,不用天天浇水和打理,再加上游资炒作,因此红火。多肉植物还迎合了许多小资、技术控的审美情趣,借由互联网聚众分享,各类“多肉”论坛、社群和APP,迅速拥有了大批“肉粉”。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调查发现,目前,泉州的多肉来自漳州、上海、临沂等地。由于国外的多肉植物与国内品种相比,种类更多、品相更好,许多人也开始采用“海淘”方式购买多肉植物。目前,国内玩家主要从日本、韩国、欧洲等地进口。
为此,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多肉植物有近万个品种,具有种类繁多、检疫风险大等特点。其繁殖能力强,且经常带有线虫、植物病菌等有害生物,保存不当或者随意丢弃,可能危害生态环境。有一些多肉植物含有毒素,严重者会致人死亡。另外,还有许多多肉植物属于是濒危物种,不可随意买卖。进境的多肉植物应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同时携带输出国官方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
醒来第一件事就去看“肉肉”
有人喜欢玩车,有人喜欢养狗,如今多肉植物也被年轻一代当成宠物养。在圈内,这群多肉植物爱好者还有一个专用称呼——“肉粉”。
泉州有很多多肉植物爱好者交流群,一个群里往往活跃着上百“肉粉”。 12月12日晚,“微世界景观多肉”群组织“肉友会”,一下子来了几十个人。
80后的黄敏,玩多肉植物不到2年。在黄敏家的阳台上,摆满了各样的多肉植物。她养活的多肉有300多盆,至于被养死的,则不知有多少。
大约两年前,黄敏在逛位于清源山脚下的花博园时,偶尔看到了一些肉嘟嘟的、五颜六色的植物,第一次知道了这叫做“多肉植物”。看着很是呆萌可爱,就试着买了几盆回家养着,养着养着就喜欢上了多肉植物。“以前喜欢花,也学过插花,但几乎不买花,因为保鲜期太短,见不得它们枯萎。”黄敏认为,多肉植物和插花相比,过程一样使人身心愉悦,成果更长久。
“多肉植物基本上都是采用扦插的方式,从大的植株中剪下一些新生的枝丫,然后插到土里就能存活了。”它可能断了又再生,可能长侧芽,可能多头群生,你完全不能预料它带给你什么惊喜。
黄敏说,每一株多肉植物形态虽小,但仔细欣赏便能看出它包罗万象。如果照顾得好,养几十年都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继续繁殖,“业内有句话说,给我一片多肉,还你一个大棚”。
“也不是上瘾,但就是停不下来,可以说我无‘肉’不欢。”喜欢上多肉植物后,她完全把它们当做生活的陪伴,“每天醒来第一件事都是去看‘肉肉’”。每天看它们的点滴变化,生新芽、分根、开花。植物似乎天然就带着一种向上的力量,为每天的生活注入鲜活气息。
当然,也有遗憾。“相比别的地方,泉州的气温比较好,多肉植物冻伤的可能性不大,但这样的气候也让它们少了一些极致的状态可供观赏。因为,多肉植物多晒太阳会晒出其他的颜色,温差越大颜色越艳丽,而泉州却较少有这样的天气。”
多肉植物品种多,一株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最贵的甚至可以达到上千元。“目前,很多肉粉是从品种、品相、大小、好不好养、繁殖的难易程度等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来选购的。”黄敏说,其实这个是一个误区,一个好品相的多肉植物,如果不适宜在泉州生长,花大价钱买回来也只能维持两三个月。她对新手的建议是,根据泉州本地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多肉植物。
[风险提醒]
萌萌的“肉肉”藏危险
多肉植物有近万种,具有种类繁多、检疫风险大等特点。韩国、日本等国多肉植物产业发展成熟,其产品的外观品质多比国内市场的品种要好,加上一些品种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难以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因此,即便一些进口品种售价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仍有不少“肉粉”从国外网购心仪的多肉植物。
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非法进口多肉植物的生物安全风险亟须引起重视。
“肉肉”可能威胁生态环境和健康
多肉植物极易繁殖,有时仅需要一片叶子、一个侧芽就能繁殖,如果保存不当或者随意丢弃,可能会造成多肉植物在野外扩散;其次是多肉植物存在传带植物疫情的风险。多肉植物经常带有线虫、植物病菌等有害生物,我国各地的检验检疫部门多次从入境的多肉植物中检出各种线虫,这些病虫害容易传播蔓延,对中国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外,还有许多多肉植物都是不能引进的。一些形状奇怪、颜色鲜丽的多肉植物通常是濒危物种,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名录的动植物,除非用于科研或展览,否则禁止运出国。
很多多肉植物还含有毒素。如最近网友们竞相追逐的“猪耳朵”的汁液对心脏有较大伤害,而“天赐”的针叶刺入人体后会导致剧烈呕吐、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乃至死亡。
入境须办理相关手续
国家质检总局去年发文,要求进境多肉植物应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同时携带输出国官方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
去年年底,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香港入境航班旅客携带物品的检疫查验中,截获一批20株未办理审批手续的多肉植物盆栽。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在引进多肉植物前,应注意避免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或濒危保护生物;避免引进带有土壤或检疫性线虫等有害生物的带根多肉植物;避免引进地上茎叶部分带有蚧虫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多肉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将针对多肉植物通过邮寄或旅客携带等途径非法进境的情况,依法进行处理。
此外,进口方应保证多肉植物只在城市居家使用或在具有防疫条件的苗圃内隔离种植,不允许直接到农业生态系统内分散种植。
[市场分析]
泉州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多肉植物符合都市人追求健康、亲近自然的潮流,而且养护方便,适应上班族的快节奏生活,业内人士预计这种植物萌宠还将继续红火。游资炒作,不断有玩家成为卖家等因素也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同时,多肉植物也成了新的社交纽带。
每天销售量远超传统花卉
记者走访我市的植物盆栽市场了解到,多肉植物目前的价格多为一株5元至三四百元不等。“我们的店是7月份开业的,多肉植物卖得挺火,有的是零售,有的是批发网售。”微世界景观店的经营者杨先生说,一天差不多能卖约100株多肉植物,远远超过不少传统花卉。
在晋江池店一个经营多肉植物的大棚里,上百种多肉植物分外引人注目。大棚主人、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副会长李紫健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不少“肉粉”前来这里选购。目前他所卖的多肉植物属于普及型,价格不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他的多肉植物小基地还成了当地发烧友的聚会地。他预计今年线上线下的销售额会达到10万元左右。据其估计,泉州地区多肉植物的年销售额为200万—300万元。而厦门多肉植物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千万元。随着市民认识度的提升,本地多肉植物市场前景广阔。
“肉肉”市场还将继续红火
福建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多肉植物的地方。据福建省花卉协会顾问蔡老师介绍,多肉植物产地遍布除南极大陆以外的世界各地,非洲最集中,从广义上来说,多肉植物也包括仙人掌科。早在19世纪40年代,厦门和福州已经有人引进了仙人掌科多肉植物。
“早期的多肉植物以仙人掌科为主”,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郑泗宏说,后来,多肉植物从仙人掌科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萝藦科、龙舌兰科、十二卷类等发展。
目前,泉州市场上销量比较大的多肉植物是芦荟类、景天科、十二卷类。芦荟类多由欧洲进口,价格高;十二卷类比较精致,很受喜欢;景天科多为普通货,国内种植,价格数元到几十元不等。郑泗宏介绍,目前泉州市场销售的多肉植物多来源于漳州、上海、临沂,还有一些则来自日韩、欧洲。漳州的多肉植物以冬春季的品相最好,上海的则以春季、临沂的以夏季的品相最好。
他表示,多肉植物在2000年就有人开始玩了,但当时没有流行起来。到2012年,多肉植物在北上广开始流行,随后这般风刮到福州、厦门。虽然泉州也有人玩,但直到今年才开始升温,预计还会火一段时间。
养护方便,适合快节奏生活
喜欢种植,喜欢分享,喜欢DIY,生活乐观,心态平和,重视生活品质……“肉粉”的这些标签和目前都市人追求健康、亲近自然的潮流相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购买多肉植物的男女比例约为3∶7,购买者的年龄层主要聚集在30-34岁之间。
“很萌,很新奇可爱。”杨先生说,多肉植物这些特点与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相吻合。“顾客群体中以年轻人居多,尤其是女性。”
养护方便,适合上班族快节奏生活,也是多肉植物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现代人很忙,没空去打理花花草草。”李紫健说,与花草需要细心呵护不同,多肉植物完全是一种“懒人植物”,哪怕十天半个月不浇水,它也能活得好好的,这很适合忙碌的现代人。
“这个市场的红火还与游资炒作有一定关系。”郑泗宏说,兰花曾经被民间游资看中,跟风暴炒,曾创下“一盆花价值一套房”的天价。之后随着市场泡沫渐渐破灭,兰花市场才逐渐回归理性。多肉植物的流行,也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炒作的影子。
多肉植物市场红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身其中的人员不断增多。越来越多人从中看到商机,很多玩家向卖家转变,谢剑伟和孙梓豪就是因爱多肉植物进而从事销售的人。他们家住安溪城区,这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是高中同学,目前一个是四川音乐学院大四学生,一个是闽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自称“肉粉”的他们利用大四实习空当,回家乡创业,建起安溪首个多肉植物大棚,经营起多肉植物生意,才半年便风生水起。
多肉植物成了社交纽带
通过多肉植物,黄敏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还建立了好几个QQ群,大家都在群里晒自己的“宠物”照,探讨栽培技术。记者调查发现,本地的多肉植物交流群有近40个,人数最多的一个群有500人,此外,还有专门的多肉植物类手机APP,图文并茂地列出了多品种的多肉植物。用户还可通过定位系统,寻找到附近的“肉粉”。
“多肉植物不仅可以当‘宠物’养,还是交友的纽带。”李紫健说,多肉植物迎合了许多小资、技术控的审美情趣,再借由互联网聚众分享,各类“多肉”论坛、社群和APP的风靡,迅速拥有了大批“肉粉”。
现实生活中,多肉植物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生活。厦门曾举办过“多肉婚礼”,将多肉植物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从新娘的捧花、伴娘的腕花,新郎、伴郎和家人的胸花,新郎新娘“誓言环”,主餐桌的摆设、甜点桌的摆设,包括客人的伴手礼都全部使用了多肉植物,这些多肉植物不同于鲜花,婚礼结束后可以继续栽种和保留。别致而环保。
[相关链接]
多肉植物这样养
多肉植物品种繁多,习性各不相同,栽培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夏季通常要避免长时间曝晒,多肉植物组织细胞肥厚散热缓慢,非常容易造成叶片晒伤。其他季节充分日照则有助于植株生长,喜欢阴凉的品种尤其要小心被晒伤。
水分:浇水要浇透水。浇水后不要曝晒,应放置在低光照阴凉处。浇水时注意,全干了再浇水。
温度:温度在15℃—28℃最适宜,5℃和35℃是植株忍受极限。
空气:通风很重要,闷热夏天夜晚加强通风。
土壤:使用透气排水良好,不易结块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