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互联网+”让法律援助触手可及

07.12.2017  10:06

      为积极推进泉州“十三五”规划关于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减少群众在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过程中,因路途、身体等原因造成的时间、路费支出和不便利,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率先在全省建立市级法律援助网络服务平台,推行PC版“互联网+”法律援助。今年又针对智能手机的普及性,依托“泉州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升级,将“互联网+”法律援助运用到掌上平台,形成了集网上申请、网上审查、监督管理、援务公开于一体的泉州市“互联网+”法律援助“1234”模式,实现了“一掌式”“全天候”。

      “1”是指一个系统:全市统一一个互联网系统,统一流程、统一格式、统一数据。

      “2”是指两个平台:一个是PC端平台,另一个是手机平台。

      “3”是指三方共享:即受援人、承办律师及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三方共享运用系统的便捷服务。

      (1)受援人可随时随地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查询案件办理进度,与承办律师互动交流,对律师进行在线评价或投诉;本市范围内可就近进行材料真实性审核和原件提交。

      (2)承办律师可随时随地上传和查询案件办理信息,与受援人进行沟通,获得阅卷等案件办理时间节点提醒服务,快速获取相关函件。

      (3)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解答法律咨询,进行受理、审批和指派等操作,减少录入内容和次数,实现智能化办公。

      “4”是指四项创新:即申请方式、审批流程、监管模式和数据共享四项创新。

      (1)申请方式创新。改变传统的法律援助申请方式,增加网上申请、受理渠道,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就近异地受理便民措施,构筑线上线下一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网络,让群众享受零距离的法律援助服务,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真正实现就近且最多跑一趟的便民目的。

      (2)审批流程创新。改变纯人工的审批流程,实现法律援助受理、审查、审批、指派、案件办理、归档及补贴发放等各环节流程全网操作,做到有迹可查,清晰体现审批流程,共享法律援助大数据,自动生成相关文书和报表,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

      (3)监管模式创新。改变偏重事后的监管模式,指定专人全网实时监督,敦促及时处理网上咨询及申请,通过系统实时跟踪律师办案整个过程,自动提醒律师办案,实现系统自动考评,在线了解受援人对律师的评价,加强全方位监督,节约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

      (4)数据共享创新。改变不够透明、各自为政、多头录入的数据状态,实现受援人、承办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共享相关数据和在线沟通。在省网上办事大厅等多个网站和公众号提供网上咨询和申请链接,数据统一进入系统,实现系统与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和省“12348”法律服务热线系统数据对接,实现一次录入、多方共享。

      截至11月24日,“泉州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已有83729名粉丝,其中单篇信息阅读量最高达24108人次。自7月份掌上平台开通以来,共受理网上咨询和申请810人次,受益人数同比增长735%。因便民性、实用性突出,泉州市“互联网+”法律援助经验在司法部、省司法厅举办的培训班上作交流介绍,并获省司法厅推广,多家省内外兄弟单位前来学习考察,还被列为今年市政法系统十项创新工作之一。   

 

莆田市全方位打造法律援助服务圈
近年来,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村居、站点建设,司法厅
泉州市全面推进法律援助异地受理
    为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减少来回奔波,司法厅
武平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首例外国人援助案件
    武平县法律援助中心一直秉承“应援尽援,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