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化出口成品油 福建再启原油加工出口业务

05.01.2016  10:55
青兰山码头停靠的油轮在装运成品油 - 福建之窗
来源: www.qzwb.com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记者刘倩 吕斯达)记者从市口岸办获悉,自2015年12月24日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首批原油加工出口业务顺利交付以来,截至上月底已出口成品油共7.6万吨。中化泉州石化开拓成品油出口业务对全市乃至全省意义重大。据了解,这是自2007年以来福建口岸成品油出口中断8年之后再次出口。

  在筹备再启成品油出口业务的将近一年时间里,市口岸办积极协调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各查验单位,逐一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积极推动中化泉州石化青兰山码头3#泊位和10#泊位两个新增外贸作业点通过省市级验收。去年年底前,进口原油加工复出口所需的各项材料准备齐全,两批次共7.6万吨成品油从泉州口岸顺利出口。同时,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通关审批环节也大大简化,有利于中化泉州石化扩大进出口贸易量。

  据了解,2016年中化泉州石化计划原油来料加工复出口产品货值约120亿元。

   沿着丝路输出成品油 市口岸办积极推动

   我省再启原油加工出口业务

  青兰山码头停靠的油轮在装运成品油(林劲峰 摄)

  2015年12月24日,随着一声笛响,一批重3.8万吨的汽油从斗尾港中化青兰山码头顺利出口新加坡,这是在中断8年之后,福建口岸再次出口成品油,由此,“三桶油”的成品油出口格局被打破。

  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口岸办主任黄文成告诉记者,在这批“工业血液”流向大洋彼岸之前,为其“输血”的企业,“籍贯”和生产场所都在海丝起点——泉州。在其看来,沿着丝路历程,新千年之后的成品油出口,再次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语义与内涵。 □本报记者 刘倩 吕斯达

  保障进口 查验单位24小时待命

  就在几天前,青兰山码头已经输出了第二批出口成品油。这批成品油的生产经营企业——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资金60亿元人民币,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世界五百强之一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唯一的全资子公司。

  2014年7月,中化泉州项目终于建成投产,并与福建联合石化做了邻居。“2014年投产当年,中化泉州项目就进口原油650万吨。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共进口原油1002.877万吨,同比增长59.78%。”这样的数字对于泉州海关驻肖厝办事处通关科科长连永明来说了然于心。因为中化泉州项目的投产,2015年前10个月,肖厝口岸进口的原油量就达到1774.83万吨,超过上一年总量,并创下1993年以来同期进口量的新纪录。

  对于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四家进出口贸易查验单位而言,业主单位进口量的猛增,也意味着其工作量的急剧加大、工作难度的不断攀升。载油货船靠岸时间不固定,有时白天、有时晚上,有时工作日、有时休息日,业务工作的衔接难度极大。为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市口岸办主动跟进,积极协调各查验单位,提供“月嫂式”服务,逐一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市口岸办的积极协调与推动之下,泉州海事局每艘次召开航前会,制定预案,每次出动2艘海巡艇15名执法人员参与现场护航,累计出动8000多人次实施船舶在港期间现场安全监督;肖厝边检站克服警力不足的困难,践行“5+2”、“白加黑”、24小时监护任务;泉州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原油质量实行全程监管,并提供“即时查验、即停即验”的服务;泉州海关为企业建立联络员制度,制定个性化服务举措。

  市口岸办口岸科杨铭科长告诉记者,在每一次的协同配合加班中,各查验单位也已形成了合作默契:只要企业提前预约,船舶还未靠岸,各单位工作人员就已经在岸边等候,确保油轮“一到就靠、一靠就卸、一卸就放”。

  加工销售 成品好油泉州制造

  “催化裂化、常减压等装置采用的是国内先进工艺技术,渣油加氢、加氢裂化等装置采用的是国外最先进技术,炼油工艺采用行业先进的加工方案。”中化泉州石化新闻负责人骄傲地告诉记者,“业内都知道,中化的成品油品质是非常好的。”

  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资料显示,中化泉州项目在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七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的汽油、柴油产品全部达到欧Ⅴ标准,在国内炼厂中处于领先水平。

  一流的设备,最新的生产标准,所炼化出的产品理当成为市场宠儿才对。然而,从2014年开始,国际原油市场一路走低,“只能说中化泉州项目的投产没碰上好年头。”连永明说。就拿本地统计的实际数据来说,2014年肖厝口岸进口原油的均价为105美元/桶,而目前已经跌至不到36美元/桶。

  相比于中石化、中石油在全国拥有数万个加油站,目前只有500多个加油站的中化公司显然在国内成品油终端市场不占优势。多年来,中化的成品油经营销售一直以批发为主,依托其他成品油分销企业的销售渠道。

  “必须开拓成品油出口市场。”以国际贸易出身的中化集团,优势本就在于出口,这样看来,迅速开拓出口业务是当前形势下的一条出路。但问题又来了,彼时中化泉州石化3#泊位和10#泊位新增外贸作业点还未通过省市级验收,同时,中化泉州石化本身也没有原油加工出口的资质和配额。

  市场开拓 “第四桶油”走出国门

  一年前,没有人能想到,泉州中化石化真的能够在2015年年底前就实现原油来料加工复出口。

  2015年上半年,中化泉州石化负责人首次向福建省、泉州市两级政府提出成品油出口贸易的愿望。泉州市口岸办为支持企业发展,主动跟进协调。

  中化泉州石化开展原油来料加工复出口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因中化泉州石化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环保要求高,且需办理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手续,时间紧、任务重。从中化提出原油来料加工出口意愿,到首批成品油顺利出口,近一年时间里,市口岸办肖厝办事处主任曾红波几乎都过着“五点一线”的生活:一边跑企业完善配套,一边跑查验单位争取保障。

  在推动新增外贸作业点通过省市级验收过程中,市口岸办指导督促中化泉州石化完善新增外贸作业点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协调斗尾口岸联检大楼建成启用入驻,落实四家查验单位后勤保障服务;另一方面,根据各查验单位人员编制不足、查验设备老旧等实际困难,积极争取市县两级政府经费补助,解决协管员聘用经费、查验设备维护等问题。

  以中化泉州石化3#泊位和10#泊位新增外贸作业点通过省市级验收为切入点,市口岸办倒计时安排工作,与中化泉州石化一道促批加工贸易的相关手续。2015年11月9日,中化泉州石化拿到主要环保设施证明;2015年12月11日,《安全生产许可证》获批,同日,中化泉州石化3#泊位和10#泊位两个新增外贸作业点得到省政府正式行文对外公布启用,为接下来的原油加工出口业务打下现实基础;2015年12月14日办结《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加工贸易海关电子手册》等十多项手续。

  为保障成品油出口,泉州检验检疫局专门制定检验监管方案,做好全项目快速检测,确保出口成品油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环保要求,其中首批汽油于12月14日抽样,12月18日检验合格出具通关单,有效提高通关效率。

  因无法通过运抵报告系统发送报关数据,而承运出口货物的船舶早已抵锚待命,为保证该批首票加工贸易成品油如期出口,泉州海关派专人全程跟踪关注,提前审核报关材料,并在2015年12月21日第一时间利用现场审单特殊通道帮助该司完成出口申报。

  如今,一艘30万吨大型油轮从入境卸货作业到离境正常只需48小时,为港方、船方等节约了大量成本。

  顺利出口 海丝古港再造辉煌

  2015年12月24日,“长航发展”油轮载着中化集团首批出口成品油驶向新加坡的场景,仍然是码头上人们热议的话题,而上一次泉州石化业如此兴奋地对外“输血”还是在2007年。

  站在青兰山,福建省仅有的两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福建联合石化青兰山原油码头和中化泉州石化青兰山原油码头,只有一墙之隔,来往船只尽收眼底。在中化泉州石化10#(30万吨)码头上,一条条输油管道直接从加工厂接通船舱,不同在于,以前只有进口原油从油轮单向输送往加工区,而现在成品油也可以从工厂流向油轮。

  2015年11月下旬,中化泉州石化获得加工贸易45万吨成品油出口配额,成为继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之后,第四家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的炼油厂,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共出口成品油7.6万吨。

  据了解,2016年中化泉州石化计划出口货值120亿元,这些进出口贸易数据对泉州乃至对全省都意义深远。

  如今泉州港已经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并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重要交通枢纽,市口岸办负责人表示:“海丝古港,蓄势待发,我们不仅是新‘海丝’的参与者,更应是创造者。”

  因为拼搏 所以期待

  一年前,没有人能想到,作为石化产业基地的后起之秀,泉州真的能够在一年时间内重启原油加工出口业务。一年后的今天,没有人能否认,泉州做到了。

  这样一项创举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劳、汗水和一言难尽的坚守、努力。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很多一线口岸工作人员令记者感动,他们的行动不能一一留在报纸上被反复传阅,却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故事。在这一年里,他们都是“随叫随到”的服务者。不仅仅是市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驻泉查验单位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他们只是一个缩影,却又不仅仅是缩影。

  “2015年大家都很拼搏,2016年大家都很期待”。如市口岸办黄文成主任所言,因为拼搏,所以有希望、有期待。那么,让我们为一直拼搏着的他们点赞,并真心期待更加美好的2016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