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两岸老照片和家书展再现“共同的记忆”

04.11.2015  09:54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泉州11月3日电 (廖静)“三十六年隔海望,百万字情书寄思念。”3日,“‘共同的记忆’——两岸老照片展和家书展”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出。

  36年的等待、跨海之恋,从年轻稚嫩到白发苍苍苦苦守候的妻子,500万字没寄出去的家书……展出的40多组、370多件代表性家书、图片,透过泛黄纸张娓娓道来两岸普通家庭里许多不为人知的乡情、爱情、亲情。

  “140多年前,我的祖辈在台湾,后来我曾祖父回到晋江,但是还有一支分脉留在台湾。”1980年出生的福建晋江小伙子谢清源为圆长辈的“寻亲梦”,历时1年多找到了在台湾的亲戚。

  “如今我们经常来往,今年2月台湾的亲戚还回来修缮晋江的祖厝。”他说,除了回家寻亲、寻根,平常也有书信往来,如今改为短信、微信等现代电子通讯方式,互动越来越频繁。

  据统计,现存两岸家书的作者主要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去台人员,他们年龄渐长,陆续凋零,健在的已经不多了。

  前来参加活动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铁瑛认为,两岸家书的征集是实实在在的抢救。

  展览中,获得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奖”的高秉涵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高秉涵祖籍山东,去台几十年,与大陆的家人一水相隔,最后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直到1991年才与兄弟姐妹相聚。随后,他辞去工作,辗转两岸,前后把100多名台湾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介绍,这次中国人民大学从馆藏中精选出20个故事一同展出,其中最早的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有一对姐弟分离两岸,他们互相寻亲的两封家书还推荐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张丁表示,家书语言很朴实,但其中蕴含的感情确实令人动容;在不少书信的开头,“母亲可好?兄弟姐妹可好”的问询看似平常,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