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知名中学首设国际部 以传统文化助推学子迈向世界

17.10.2014  20:14

厨艺课

国际部倡导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国际班学生与美方合作校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后合影

泉州五中获邀到联合国总部展演

  福建新闻网泉州10月17日电 (陈龙山 孙虹)“‘中西合璧’是国际部课堂的最大特色,学生们不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化,还要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深度体悟,将他们打造成具有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的人才。”福建泉州第五中学校长刘殊芳接受17日采访时表示。

  2011年,福建百年名校泉州第五中学(以下简称“泉州五中”)首设国际部;2014年,首届毕业生圆满结束高中学业,40名毕业生被144所世界名牌大学争相录取,引发海内外关注。

  “国际部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弥补中国教育的不足,每个老师只教导十来个学生,真正地实现了因材施教。”泉州五中国际项目部主任张海峰告诉笔者,国际部采取“小班授课、个别辅导”的方法,注重英语实际能力、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高的国际化人才。

  走进国际部,课堂上少了“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活跃的授课氛围。接轨西方教育模式的国际部,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全面参与、更加活跃,解放了传统教育学生不敢回答、压抑自我的局面。

  “在国际部学习,我的兴趣爱好变得广泛,英语口语变得标准,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我的性格也变得外向。”回顾在五中国际部三年的时光,黄文煌坦言,“国际部中西合璧的课程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想进行深入的探究。

  据悉,面向世界的国际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习的“”,不仅常年开设国学讲堂,还在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其中,高一年级从中国古典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诗文美学的欣赏能力;高二、高三年级则开展国学经典《论语》、《孟子》和《中庸》等教学,启发学生古为今用。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长掌心的宝贝,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导致许多孩子的自我意识膨胀,长大后也暴露出了诸如爱心缺乏、意志力薄弱的人格缺陷。” 张海峰认为,通过学习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和微言大义的中华美学,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

  泉州是“民营经济特区”,经济发达,同时也是中国的著名侨乡,泉籍乡亲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少家长希望孩子早日走出国门,接受国外优质的高等教育。2011年,泉州五中与美国劳雷尔斯普林斯学校共建国际部,成为学校突围和泉州市教育的一大起点。

  现实生活中,泉州五中国际部还引导学生们把目光放在世界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关怀、帮助弱势群体,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适应国外生活,国际部还开设厨艺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开展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泉州五中定期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美国及欧洲开展各种主题冬(夏)令营,让学生走出国门,参观了世界上的著名高校,近距离接触世界各国的教育和国外的先进科技展,与世界各国学生针对各种主题开展互动交流和活动。

  刘殊芳表示,下一步国际部还将开设《泉州史志》本土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爱乡精神,促进他们学成后,回到家乡助力家乡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