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治堵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两月抓拍37万起违法
福州日报6月7日讯(记者 王元锴)4月初,一场为期三年的治堵攻坚战在福州打响。通过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管理经验、坚持依靠群众、标本兼治和科技创新,福州市打出治堵“组合拳”。目前,随着学校、医院周边解堵举措陆续落实到位,信号灯智能控制平台等科技治堵“神器”相继投用,福州市整治城区交通拥堵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学校医院周边堵情明显缓解
学校与医院周边,一直是城区交通的易堵点,乌山小学、省妇幼保健院等节点,一直是令交警部门和市民挠头的所在。在此次治堵攻坚战中,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引入交通“微循环”概念,疏通城区交通“毛细血管”。
“如果将城区比作人体,市区主干道就是大动脉,主干道网络以外的窄巷、小街以及便道等道路则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堵塞,同样会造成大麻烦。”福州市交警支队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说,经过详细的调研及反复论证,在社区居民及相关单位的建言献策下,乌山小学、省妇幼保健院与南街街道三地联动,综合治堵,形成数个“微循环”。5月24日,三坊七巷景区周边道山路等7条道路实施单向通行,创下了福州市一天内调整道路交通通行的记录,一举破解了困扰福州多年的三坊七巷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
如今,随着省妇幼保健院、协和医院、儿童医院、乌山小学、鼓二小、钱塘小学等地周边解堵措施陆续实施,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科技治堵显威力
日抓拍交通违法近万起
有了交通“微循环”疏导“毛细血管”,如何解决城区主干道路网高峰期因车流量巨大导致的拥堵?这很大程度上要靠交通信号灯来实现。市交警支队历时一年自主研发的信号灯智能控制平台将往日孤立的信号灯串联起来,成为治理城区交通拥堵的一件利器。
通过智能平台的多路口控制、勤务预案控制等功能,警方可对一条道路的多个路口实行一键式远程控制,实现全线绿灯通行,从而达到迅速疏解交通的效果。我市已有40条道路、16个路段共246个信号灯路口设置了绿波通行信号,绿波协调设置率达54.42%。
除了一键式控制功能外,新系统还可根据流量自动智能调控信号灯配时。只需在城区信号灯路口的每个导向车道内设置流量检测器,信号灯智能平台就能实时自动采集、统计和分析交通流量,继而根据交通流量实时自动优化路口信号灯绿灯时间。
在完善城区交通信号灯功能的同时,市交警支队还研发出三大抓拍系统,藉此整治城区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警方负责人介绍,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是城区主要交通乱象之一,以往大多只能依靠警辅和志愿者劝导,效果甚微。此次治堵攻坚战中投入使用的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系统,很容易就能确认违法者身份,再通过媒体曝光等手段,对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为形成威慑。目前我市已有21处路口设置了行人抓拍闯红灯探头。同样,以往只能依靠肉眼识别的违法使用远光灯行为,通过远光灯抓拍系统,可轻易实现认定及抓拍功能。此外,市区乱鸣笛抓拍系统目前正在调试,届时市区乱鸣笛行为将无所遁形。
据介绍,在我市治堵工作中,交警部门充分利用监控抓拍系统,非现场抓拍从原来的每天1000起左右增加至近万起。自4月11日至今,共抓拍交通违法37万起。
治理与疏导并举
治堵还要靠群众
交通“微循环”再顺畅,科技治堵再给力,道路上难免会有交通事故。高峰时段,小事故不及时撤离是城区交通致堵的原因之一。除事故车辆赖路造成拥堵外,群众围观也容易引发二次事故,加剧拥堵。如今,随着交警部门不断加大“轻微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宣传力度,“快撤快处”理念已渐入人心。
2013年至今,我市已建设了三个快处中心,分别位于鼓楼、晋安和仓山。每个快处中心均有辖区交警和数十家保险公司入驻,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另据警方介绍,为实现快速疏堵,福州市交警支队在城区最为拥堵的西北二环投入40名骑警及10辆拖车。一旦发生拥堵,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
此外,市区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系统已于5月18日上线,市民可通过手机或者登录网页举报界面,举报“乌贼车”、加塞和乱掉头等乱象。通过全民参与,弥补警力不足。据交警部门介绍,随手拍活动开展以来,市民踊跃参与,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成为常态,为我市全面打赢治堵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警方呼吁,当前福州市正在全力治堵,治堵与每一个交通参与者息息相关,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加入治堵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