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从严治党的强劲态势——一论为作风建设注入新动力

23.12.2014  18:09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5日 01 版)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作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近日,中办再次印发有关指导意见,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作风建设注入新的推动力。

  一年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作风为之一新。然而,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集中性的活动告一段落,外界督导的压力由“非常”渐入“平常”,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不我待,如此情势之下,如何才能做到严格标准不降格、严肃执纪不手软?中央反复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防止曲终人散,防止反弹反复,防止活动一过一切照旧、“四风”卷土重来。

  总体来看,经过活动洗礼,作风建设成效不菲,但“四风”病灶犹存,新的问题也不时出现。比如,“文山会海”现象有所改变,在一些地方,开会少了,发文少了,但会议效率没提高,文件质量上不去,“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惯性没有打破,简单以是否下发文件、是否召开会议来考核的弊端依然存在。又比如,在一些单位,整改方案往往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并没有付诸行动。

  种种“形实不符”的现象背后,本质上还是一个形式主义问题。我们常说,形式主义害死人。在“四风”问题中,它被列为第一条;教育实践活动中,即便在高压态势之下,还是存在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问题,可见其根深蒂固。根除其危害,任重而道远。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中,面对持续整改、长期整改这门必修课,处理好形与实的关系十分重要。有了方式手段,还得有扎实内容;有了整改的决心,更得有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深化“四风”整治,坚持形实相符与统一,是重要的方法论。

  不少同志会有这样的纠结,最初也不想搞形式,但一落到实际工作中,就会不知不觉地着了形式主义的道儿,甚至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无论是摈弃“为官不为”状态、打破党内生活不良惯性、创新联系群众的形式,还是清除制度落实障碍、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钙质,都需要从严从实讲认真。对作出的承诺、制定的措施认真过问落实,事事有“下文”,才能防止束之高阁;加强统筹协调、勇于担当、重在行动,才能防止推诿扯皮;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力度不减,对作风问题零容忍,才能防止反弹反复,巩固从严治党新常态。

  改进作风、从严治党,开拓创新至关重要。现实是复杂多变的,群众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整改落实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更务实、更有办法。让作风建设更接地气、顺应人心,因应实际情况出新招、闯新路、求实效,才能切中要害、抓到点上。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只要我们始终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抓实,就能逐渐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