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福建实施“河长制”1)大田县的探索与实践

13.09.2014  12:15

今天我们聚焦将在福建全省启动的"河长制",所谓的河长制就是,对辖区内每一条河流设立河长、河段长以及村级河流专管员。一谈到治理河流污染,不少地方都会碰到"九龙治水,无人负责"的尴尬与困局。   三明市大田县针对这一情况,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河长负责制,明确包河治理的责任单位与第一责任人。那么,这几年下来,河长制实施成效如何?先请您跟随记者的镜头到大田县蓝玉村,看看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这些年发生的变化。


      这条溪由于流经蓝玉村,被村里人称为蓝玉溪。但是,眼前美丽清澈的小溪,曾经也让热爱它的人们不安与忧虑。 (同期:肖基传 大田县桃源镇蓝玉村村民:垃圾都往河里倒 变 成河道全部污染 连鱼都没有掉//当时村民也很难受 以前河道的水可以喝 现在游泳也没地方游 洗衣服也不敢洗 群众一直反映//反映了很长时间 也没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蓝玉溪的这种情况在大田县大小194条河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同期:熊旭明 大田县县长:原来河道是没人管理的 虽然水利部门有去管 但县里面牵涉到很多部门 比如排污的是环保部门 城市河道是城建部门) 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工作交叉,形成了"九龙治水"却治理不好河流的尴尬境地,大田县又是福建省重点流域闽江、九龙江和晋江的源头之一,形势倒逼着县里在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河长制"。不过,谁来担任河长一职呢?经过研究,蓝玉溪的河长由管辖蓝玉村的桃源镇镇领导来任职。 (同期:李序扶 大田县桃源镇党委副书记 蓝玉溪河段长:担任河长后我觉得 责任很重 压力很大 两个问题摆在面前 一个从哪入手开始整治 另一方面 这些钱要从哪来。坚持每天一巡查 掌握每天河道的动态 对各个污染点 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解决不了的 就及时上报县里的生态执法局 请县里面的相关部门 到我们实地来帮我们解决)  与蓝玉溪一样,大田县里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有了河长,其中大田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溪流均溪河 以及流经七个乡镇的另一条大河文江河的河长由大田县县长担任。其他各级领导也都带头包河治水,实现县、乡、村"河长制"全县覆盖。 治理所需资金由县财政从征收的水资源费、水土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方面按比例提取。县里对176名河长实行分段监控管理、分段考核问责。 (同期:熊旭明 大田县县长:按照我们提出的 污在水中 源在岸上的要求 (河长)去找污染源 比如河道浑浊 是为什么浑浊 源头在哪里 通过跟生态执法局 环保局 等有关部门的衔接 通过巡查以后 立即进行整治 这样保持河畅 水清 岸绿 景美)   仅今年上半年,河长们就在巡查过程中,当场制止弃土弃渣、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34起,要求违法企业和个人整改恢复42起,打击非法水洗砂、水洗矿14家。 经过近五年的整治,大田的河流变了模样。 (同期:大田县蓝玉村村民:现在很干净了) (同期:大田县桃源镇党委书记 林永田:河道通过整治以后 特别是执行河长制以后 蓝玉溪的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再一个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目前,大田县里正组织相关单位、乡镇,建立河流的信息沟通与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制订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鼓励群众举报、监督水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河流淌的是健康、清澈的水。


编辑:王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