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创新河道管护模式 打通河道治理“最后一公里”

10.05.2017  13:31

河道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由于管理薄弱,河道治理滞后等原因,存在垃圾乱丢、污水排入等问题,直接导致水环境恶化。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三明市在全面深化河长制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多形式多渠道选配河道专管员,梳通河道末梢神经,打通河道治理“最后一公里”。全市所有河道均配有管理人员,目前,全市配备各级河道专管员1758名。

一、专职河道专管员。 根据村庄河流大小、治理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每个行政村配备1-2名河道专管员。实行“一年一聘”制,薪资待遇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主要负责河道的日常巡查保洁,及时收集反馈河道整治现状、河道污染影像资料,并做好记录。如:将乐县根据行政村、河流基本情况,每个村配备一名河道专管员,要求日常巡查做到“每日查村、每墟巡河”。河道专管员除了领取基本工资外,县河长办年底对专管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并适当奖励。这是大多数乡、村采用的模式。

二、河道专业服务队。 对河面较宽以及主干流河道,河道专管员个人无法胜任保洁工作的,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保洁。县级河长办或乡镇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对保洁公司的日常清洁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支付费用的重要依据。如:永安市和清流县龙津镇通过购买服务,解决一些大河或保洁任务重的河道的治理工作。

三、兼职河道专管员。一是村主干+保洁员。 在河流保洁任务较轻的行政村,由村主干兼职河道专管员,负责该村河道的日常巡查和问题报告。乡镇或村委会另行聘请一名保洁员负责河道的日常保洁。兼职河道专管员和保洁员分工明确,又互相监督。如:尤溪县按照一村配一名兼职河道专管员,由村主干兼任,另外再聘一名河道卫生保洁员。 二是责河道专管员+。 将水库巡查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村卫生保洁员等人员的职责与河道专管员的职责合并,实行一人多岗。河道专管员平时除了管护河道外,还要负责村里的水库巡查、生态林管护、卫生保洁等工作,一站式的管护避免了村里收集的垃圾向河里倾倒的现象,实现了“双洁共保”,同时增加了专管员收入。比如:沙县富口镇将水库巡查、生态公益林管护、村卫生保洁等工作与河道管护合并,由兼职河道专管员担任,并将工资待遇叠加,提高了整体待遇水平。

四、志愿河道专管员。 在河长制工作群众基础好的行政村,在群众中聘请威望高、责任心强,能够切实承担河道专管责任的老党员、青年志愿者、巾帼护水岗队伍以及热心生态保护事业的群众作为河道专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向群众宣传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河长制等方面知识。及时向河长办反映发现的河道污染问题,组织开展各类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公益行动,做好所联系河道的保洁工作,收集和反映社会各界对河长制工作意见建议,同时,监督各级河长、河段长履职情况。如大田县屏山乡“小小宣传员”组织“爱乡护河”环境整治行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河道整治工作。

五、河权与管护相结合。 在生态条件好的行政村,将河道保洁与生态养殖有机结合。即采取联户包干的形式,养殖户既是河道专管员,又有河道使用权。如泰宁县梅口乡廖元溪和定尾溪由农户承包河道使用权后,买鱼苗进行生态养殖。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

昨日我省局部发生暴雨
受副高边缘以及低层切变影响,昨天我省出现分散性暴雨。据5月30日6时~31日6时统计,共有20个县(市、区)的37个乡镇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武夷山市雨量超过100毫米为123.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