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市区河畅水清——漳州市人大监督内河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015年12月26日,漳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听取审议市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后,举行联组会议,就漳州市区内河整治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这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询问会将市人大常委会的2015年监督内河整治工作推向了高潮。
刚性效应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价值取向。2015年,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挖掘制度潜力,通过“加法”实践,切实增强市区内河整治监督工作的刚性效应,在力促市政府去年启动市区内河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将推动市区内河整治工作列入年度重点视察调研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工作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市政府内河清淤整治工作,以人大监督的力量让市区的“水脉”畅通起来。
去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承接市委2015年度关于漳州市区内河整治情况调研的重点课题,由常委会主任陈汉夫牵头,分管副主任黄舜斌负责,召集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学者和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组成调研组,展开数月的专题调研。结合专题询问,于10月10日至11月9日,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市区内河整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市委提交《漳州市区内河整治情况调研报告》,在总结内河整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市区内河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今后内河整治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为了客观、准确了解一年来内河整治的成效和不足,也为开展专题询问会做好准备,2015年12月中旬,市人大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开展实地视察,了解内河治理规划、目标定位、主要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安排、拆迁安置及投资概况等情况。
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推动内河整治,市人大常委会在强化自身监督力度的同时,将漳州“城市内河整治”纳入2015年厦漳龙三市人大联合视察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活动主题,把许多三市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及时吸收到下一步改进工作中来;也为此次活动达成《龙岩共识》,加强三市水环境保护协作,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举出实效。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下,经过近两年来的整治,市区内河水环境得到改善。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内河整治项目111个,完成投资10.6亿元,完成河道及周边渠道清淤114公里、新增城区截污管道10.2公里,拆除河道“两违”面积7.44万平方米,立案查处污染企业35家,拆除畜禽养殖污染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减少生猪养殖约65万头。污染源头逐步得到管控,污水管网和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加快。初步改变了内河脏乱臭的状况,内河水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沿着河岸规划建设了一批景观绿道,景观得到提升,部分河段实现“岸绿景美”。
在市区内河整治情况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继续大力推进市区内河整治工作,加快建设完善市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管住污染源,抓好截污治污工作;合理规划布局泵站,尽快引入活水,让河道水体流动起来;积极探索,尽快形成市区内河长效管理治理机制。
市政府负责人当场表示,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市人大的意见和要求,细化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跟办督办、整改落实,确保“问后有行动、问后有措施、问后有结果”。
“虽然,2015年内河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距三年计划的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陈汉夫主任谈起下一步工作时表示,“2016年是市区内河整治行动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最艰巨的一年。市人大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监督、推动内河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确保三年整治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实现市区水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方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