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近三年每年扶贫对象减少百万人以上

16.10.2014  21:37

中新网石家庄10月16日电(刘明怡)“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三年来每年全省扶贫对象减少人数在100万以上,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日,河北省2014年“扶贫日”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在河北会堂举行,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罗强介绍了上述情况。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河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今年河北省“扶贫日”活动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确定了“爱心扶贫、情暖燕赵”的活动主题,明确了“依法合规、节俭务实、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活动原则,各项活动将在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对河北来讲,开展“扶贫日”活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罗强说,“我们清醒地看到,虽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据了解,贫困人口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难度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是河北扶贫工作面临的难点,同时,随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能力、有意愿参与扶贫济困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越来越多,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来释放社会扶贫的巨大潜力,来凝聚各方面参与扶贫事业的巨大能量。

所以,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罗强称。

据介绍,“扶贫日”河北主要开展四项活动,一是召开“扶贫日”启动电视电话会议。向全社会发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倡议书》,发布公募活动统一账号和监督举报电话。二是组织开展系列“扶贫日”公募活动。动员省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为主体,开展爱心扶贫自愿捐赠活动;动员省属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河北籍在外地企业家为主体,开展爱心扶贫捐赠和项目援建活动;动员书画文艺等各界著名爱心人士为主体,开展义卖义演等多形式的义捐活动。三是设立开通爱心扶贫微信公共平台。主要是面向全省手机微信用户制发扶贫公益信息,通报“扶贫日”活动进展情况,搭建捐赠者与受赠者的互助交流平台,宣传贫困地区致富经验和农业实用新技术,接受社会各界对全省扶贫攻坚的建言献策和监督举报。四是开展扶贫宣传周活动。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开展好“扶贫日”宣传活动。

关于募捐到的资金和物资将如何管理和使用的问题,罗强表示,“各级组织开展公募活动的捐赠资金,要求打入河北省公开发布的公募账号,实行统一管理。基本原则是,各地的公募资金原则上用于当地的扶贫项目,各单位的公募资金原则上用于各单位对口帮扶贫困村的项目。各地定向捐赠的资金,尊重捐赠者的意愿,用到捐赠者指定的地区和项目。同时,确保各类帮扶资源和资金,切实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