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官员谈京津冀一体化热:先圈地坐等土地升值
河北保定,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古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样,易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始升温,当地政府将易水湖列为承接北京功能转移的重要平台,但项目同样进展缓慢。
河北保定,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古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启动,处于京津冀核心的保定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地产、工业、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各路资本的追逐。
京津冀一体化的效应同样渗透到保定下属的县城,譬如易县,其称将打造成京津产业转移和央企战略合作的重要地带,“筑巢引凤”作为主政者的思路,并谋划了一个合计66296亩的经济开发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业园占了大片土地,并以各类工业园区名目立项,但后续建设却如蜗行。
同样,易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始升温,当地政府将易水湖列为承接北京功能转移的重要平台,但项目同样进展缓慢。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土地指标受制之下,京津冀区域新一轮土地开发热亦暗潮涌动。国土资源部近期新挂牌督办的两起违法用地案件中,就涉及地方借京津冀和产业园概念违法占用农地。
工业区大多处于闲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访河北保定易县时发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当地规划的大型工业园区,大部分地块处于闲置状态,项目建设缓慢。
距离县城以南30公里处的易县经济开发区,正是为京津冀打造的工业园区,2009年开始规划,总规划面积12.65平方公里。但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明晰之后,开发区面积已扩至44.20平方公里,合计66296亩。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开发区沿易水河畔布局,河两岸都是规划中的园区。目前,整个园区已被切成几个方块,其中部分地区已经打上围墙,但围墙内仍是一片荒地。当地村民说,“这里面很适合作练车场。”
河北易县经济开发区办公室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易县经济开发区距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交通四通八达,“今年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后,咨询的企业相当多。”
“如果企业的投资意向比较强烈,符合园区的标准,我们可以联系给其征地,但企业得符合产业园的要求,尤其是不能有污染。”他提到,工业园区不占用农业耕地,大多是荒地、沙滩地等,但这些地还需上面批准。
如今,这片工业园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其中,位于东高村附近的地块是一个较早规划的工业园,村口附近的广告牌显示:这块地为某航天民品产业园项目,占地1000亩。
记者看到,沿易保公路两边的农田已围起了铁丝网,里面只有荒草和未收走的玉米杆。而此项目至今迟迟未开工,上述易县经济开发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证实,经济区刚刚起步,项目虽然落地了,但还没有开建。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由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效应,催生了易县的圈地热,项目没上,地先圈着再说,圈的多,闲置的也多。即使没有项目,也可以坐等土地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