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人大监督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自2003年被列为三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以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疫苗、医疗器械和功能食品为主,涌现出一批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甚至是国际领先、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为进一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海沧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区情,按照“遴选优势、潜力企业,重点培育”的工作思路,通过视察调研、跟踪督办代表建议案、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审议等形式,全力跟踪推进,凸显了人大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成效。2013年,“厦门生物医药港”产值突破100亿元,占全市半壁江山,全省四分之一,全省八成以上新医药在此孵化。目前,厦门市首批“倍增计划”已入选生物与新医药企业32家,今年产值预计突破150亿元。通过培育,将在2020年贡献约450亿元总产值。其中,艾德生物、北大之路、金达威等代表性企业发展迅猛,促进了企业倍增发展。
近年来,海沧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多次组织驻会委员及人大代表视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在今年4月份再次组织视察调研的基础上,向海沧区政府提出“加大招商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沟通协调、取得上级支持和加快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等意见建议。
这些意见建议,引起了海沧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培育六大千亿产业集群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六大举措,强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完善组织保障。强化海沧作为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地位,建立市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各职能部门开展具体工作,并按“市区联动”、“省(市)区共建”、“部市联手”的路径,不断强化和完善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
——编制产业规划。理清海沧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空间,以产业规划形式确定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和重点项目。着力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广阔市场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项目,体现厦门在对台和海洋生物医药方面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推动设立规模不小于2亿元的市级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产业基金,引进有项目资源的基金管理团队,并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支持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和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壮大。设立区级专项扶持资金,扶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孵化器和中试基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引进与产业化。
——对台先行先试。通过鼓励台湾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在海沧成立常设机构、举办闽台生物医药高峰论坛、与台湾制药工业同业公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措施,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对台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台湾生物医药产业转移,并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要大力推动省食药局在省管权限内率先出台对台先行先试的政策,吸引台湾医疗器械企业、保健品企业在海沧设立公司。
——多方联动招商。实施龙头项目战略,全力以赴引进世界级知名药企,以做大总量、扩大影响,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组建专业化的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团队并加强业务培训,发挥厦门市投促局在招商策划、专业素养、外语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区投促局熟悉产业定位、规划导向、配套服务的长处,形成市、区招商部门既积极联动、又相对分工的工作机制。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统筹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所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引进更多的技术服务团队,强化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遴选一批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贴息、补助、资本金注入、推荐承担科技项目等方式重点培育支持。制定对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更具针对性、更详细的激励办法,促进人才汇聚,以人才提升服务、吸引项目,助力企业,促进产业。积极创办生物医药企业夜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研发以及政策等方面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