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下沙镇推出“两代表一委员”巡议制度

06.05.2015  16:58

  因屋后有2棵杉树触及电线,邵武市下沙镇胡书村的杨汝光一直提心吊胆,却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反映。4月24日,他在“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服务卡上找到镇人大代表熊永华的电话,通过电话反映情况。熊永华随即奔走于镇、村两级,只用了3天时间就将2棵杉树移走,消除了安全隐患。

  近一年来,在下沙镇,像杨汝光这样有事找代表委员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一变化,源自去年6月,邵武市下沙镇创新工作思路推出的“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议制度。

  党政部门:信息畅通,发现问题快

  4月6日,胡书村一座小水坝完成修复工程,周边五六百亩农田的灌溉得到保证。而此前,这个小水坝曾损坏半年,却无人通知相关部门。

  去年底,镇人大代表危荣玉到胡书村搜集民情民意,了解到这一情况,当月便向镇里做了专题报告。很快,镇长范育华便带着水利工作站及相关部门干部到水坝现场了解情况,迅速确定了修复小水坝的方案。

  “以前,‘两代表一委员’很少主动向镇里报告情况和反映问题。自从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巡议制度,党政部门的信息畅通了,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也得到解决。去年下半年以来,镇里收到‘两代表一委员’上报请求解决的问题110多件,基本得到解决。”负责“两代表一委员”巡议制度落实的下沙镇综治办主任唐国荣说,“下沙镇有市和镇党代表107名,市和镇人大代表51名,市政协委员7名,政协联络员10名。‘两代表一委员’巡议制度的建立,相当于参与党建、综治、纪检等工作的人数增加了175名。

  巡议制度规定,每月10日由镇综治办牵头召开一次“两代表一委员”参加的专题会议,收集民情,协调解决问题。为了确保巡议制度有效、管用,下沙镇将反映情况和解决问题纳入“两代表一委员”履职内容,进行考评,还通过量化责任和给予误工补贴等措施给予激励。

  “两代表一委员”:忙得有意义,很充实

  “巡视制度建立后,忙得很有意义,很充实!”镇人大代表何有良说,自己虽然当了两届镇人大代表,但最大的事就是每年开一次大会,履职方面有所欠缺。巡视制度建立以后,镇里给的任务很具体,很明确。规定代表委员每月要到选民中巡访3次到5次,了解民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解决不了的,每月要将问题上报到镇里,镇里协调解决后,负责将结果回馈给群众。“每解决群众一件事,就觉得成就感多了一点,觉得自己这个人大代表更名副其实了!

  巡议制度建立后,镇人大代表叶土旺自告奋勇接手了好几件麻烦事。三年前,下沙村严家在自留山种毛竹,因界限不清楚,占了林家的自留山。林家发现后找严家理论,两家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村干部三番五次出面调解未果。去年,林家一纸诉状告上法院。法院进行庭外调解,林家不同意。叶土旺得知消息后,主动约了村综治协管员、调委会主任等人,数十次登门做两家人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在去年底化解了两家人的纠纷。

  下沙村的市政协联络员张仕根直言不讳地说:“在农村,政协委员和政协联络员,过去没有明确的任务。现在,巡议制度一建立,就忙了。村民的大事小事都愿找我。大到修桥铺路,小到夫妻吵架分家。

  群众:事有人管,老人有人帮

  去年8月, 在“两代表一委员”专题大会上,下沙村下王塘组的镇人大代表赖跃妹,把本组20多个垃圾桶因清运不及时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摆到桌面,还填写问题呈报表送交镇联创办。很快,环卫区域由原来的中心村扩大到包括下王塘在内的全村5个自然村(组),还一下子增聘了5名保洁员。

  “身边一下就整洁了,感觉日子过得舒爽多了!”下沙村村民卢义花说。不过,在卢义花眼里,村里发生的变化还不止村容村貌这一点,更重要的是,留守老人家里的欢声笑语多了。

  大田组的88岁老人陈顺娇,女儿外嫁,儿子未尽赡养老人义务。去年11月初,镇人大代表龚春生在一次巡访后得知这一情况,对其子动之以情,开导教育其善待老人。之后,还积极协调,为老人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民政部门的高龄补贴,逢节假日还会上门看望慰问。每当谈起龚春生,老人便掩饰不住内心深处的感激:“龚代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下沙镇‘两代表一委员’巡议制度,将关爱留守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现全镇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都与‘两代表一委员’落实了结对帮扶机制。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机制,让每一个留守老人在遇到困难时,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援手。”下沙镇综治办主任唐国荣说。

  东南网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通讯员 林传仁 何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