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排世界强国:中国第3超俄国 沙特崛起排第7

16.01.2015  13:08

    用低价策略挤压竞争对手 借能源武器实现国家雄心

    石油战争,沙特底气何在

    “王室轮盘赌。”90岁高龄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日前因肺炎住院,令很多人担忧王子众多的沙特王室会爆发一场激烈的王位继承战。国王的健康不仅牵动着这个中东大国,也影响着陷入动荡的石油市场。作为全球主要产油国,去年6月国际油价暴跌搅动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但沙特阿拉伯至今没有松口说要减产。是为了对付同是石油生产大户的对手伊朗?同美国联合削弱俄罗斯?打击美国“页岩气革命”?尽管分析家大都驳斥“沙美勾结对付俄罗斯”的阴谋论,但沙特此举的确能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只不过它能不能扛得住油价持续低走带来的损耗值得怀疑。就全球政治而言,沙特不只是石油领域的大玩家,它还是伊斯兰世界的主要领导者,是无可争议的逊尼派领袖,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年初,依据一国政策影响全球政治的能力,美国耶鲁大学一名学者排出了2015年世界七大强国,沙特和美、德、中、日、俄、印一起入列。沙特的雄心不容低估。

    油价大跌与沙特的态度息息相关

    “我认为有关油价下跌的阴谋论说法有问题。油价如此下跌,阴谋论需要维持长时间低油价才管用,涉及利益转移的量太大,即便是产油大国沙特也承受不了,现在只是硬扛”,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教授林伯强1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低油价打击的是美国页岩油(气),沙特和美国联手比较困难。假如二者联合,美国大受益,沙特大亏损,逻辑上比较难接受。

    据权威杂志《石油展望》统计,自去年6月中旬至今,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115美元的高位下跌,进入10月后,更跌得一泻千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油价的几轮大跳水令人瞠目结舌,曾被认为是“铁底”的50美元线被轻易跌破。

    《纽约时报》13日称,在石油的发展史中,起起落落总是反复上演。过去,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经常削减产量来稳定价格。伊朗、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正敦促该组织如法炮制,但沙特、阿联酋及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其他盟国拒绝减产。上个月,沙特石油大臣甚至表示,即使油价跌至每桶20美元也不减产。沙特官员认为,如果减产让油价回升,沙特将会失去市场份额。

    分析认为,欧佩克领导国、日产量约为960万桶的沙特说服了其他成员国。坚持不减产的目的或在于以低油价打击美国的页岩气生产,以迅速逆转国际石油供需关系,打通油价上涨通道。据了解,美国利用高科技的优势成功开发出页岩气,产量从2007年每天1万至1.5万桶迅速增长到现在的35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