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站安检员:安全出行的第一道防线

10.02.2015  12:46

  “进站的旅客,请您主动配合安检,将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请放在安检仪上进行检查。”在福州汽车北站的安检仪前,源源不断的旅客列队将行李放上传送带进行安检。而在安检仪另一侧的角落里,安检员李平和同事们正在工作台边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中的图像。

  不一会儿,李平突然起身,走到一名男性旅客小吴的身边。“这个箱子里有刀具,不能带上车。”李平指了指他刚刚放进安检仪的箱子,小声地说道。

  “里面没有刀具。”小吴抱起自己的箱子否认道。

  在取得男性旅客的同意后,李平将其带到工作区域,打开箱子检查。从堆满衣服的箱子内,李平发现了一个由报纸包裹着的物品,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把长约25厘米、宽约10厘米的菜刀。

  “先生,刀具不能带上车,麻烦拿去托运。”李平跟小吴介绍了相关规定后,他悻悻地离开了。

  10分钟后,小吴提着一个塑料袋回到在安检仪前排队安检。“刀具真的不能带上车。”李平从安检仪里发现,塑料袋里装的还是那把菜刀,她再次起身劝说。在李平的劝导下,小吴一边嘟囔着“怎么又能查得出来”,一边向车站外走去。

  又过了约15分钟,李平再次把这把菜刀拦下的时候,发现菜刀的“主人”换了。“我以为,雇个人帮我带菜刀,她就不会发现了。”小吴说,“没想到她们这么厉害,什么都能查出来,菜刀我不带了,留在车站,回福州再取吧。

  看到小吴答应配合安检工作,李平松了口气。她帮小吴做好乘客信息登记后,立即回到工作台继续紧盯屏幕。

  在屏幕前,李平跟记者介绍说,不同种类的物品在电脑屏幕上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抽象影像,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还有绿色的,“安检员就是靠‘火眼金睛’来判断和发现违禁品的”。

  “现在随着旅客安全意识的提高,携带违禁品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像管制刀具之类的也变少了。”李平介绍说,这两年最常见的违禁品就是发胶、打火机气罐、喷蜡、鞋油、杀虫剂、喷射性的清洁剂……这些东西体积较小,安检员需要更加认真,才能避免疏漏。

  “春运期间,人越多,工作量越大,就越是不能有丝毫马虎。”在采访中,李平的目光也从未放过一件行李物品。她说,传送带的速度比较快,每件物品都是“一闪而过”,稍有疏忽就会有违禁品被带上车,安检员不仅要仔细盯着屏幕,还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判断是否有违禁品。

  作为安全出行的第一道防线,安检员的努力和付出却并不为人熟知。以福州汽车北站为例,查危组共有7个安检员,实行两班倒:早班每天清晨5点半到岗,中午12点下班,晚班从12点到晚上8点半;如果有加班车,则坚守到最后一趟车离开,常常加班到夜里12点多。

  “在每天6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要盯着屏幕。”李平说,为了保证安检工作的细致及安检人员的健康,大家可以每小时轮岗休息10分钟。但春运期间人特别多,为了保证旅客能安全有序进站,她和同事们只能减少了喝水量,减少去厕所的次数,把更多的时间拿来为旅客服务。

  “现在的查危工作虽累,但强度比以前小了很多。早些年,我们得对旅客行李做开包检查,效率低、查准率低,旅客的配合度也低,工作起来很吃力。”李平一边盯着屏幕一边说,自从运管部门为全省所有一、二级汽车客运站配备了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后,查危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管理部门还为我们配发了防爆头盔、盾牌、抓捕钢叉、橡胶警棍等安全装备,旅客的安全有了保障,对车站的满意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越是过节就越忙。”对于在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李平来说,对过节早已没有了概念。“三十多年来,都没有和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说起这些,李平很是感慨。她说,感谢家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让自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中,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好,守好安全出行的第一关,保卫好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让大家都能平安、顺利地回家。(吴媚秋)

  

   链接:

  省交通运输厅春运办(运管局)提醒,烟火制品、各类鼠药、农药、管制刀具、发胶、油漆等违禁品都不能带上客车,希望旅客们提高安全意识,配合安检。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