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市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
考法 述法 用法 靠制度促成习惯
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近年来,江苏江阴市高度重视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着力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构建考法、述法与用法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以考促学、以述促用,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形成了自觉尊法、认真学法、准确用法、严格考法、全面述法的氛围。
严格考法
倒逼领导干部认真学法
前几天,新上任不久的江阴市统计局副局长倪秋萍参加了一次“特别”的考试——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内容涵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宪法、行政诉讼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相关内容。和她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全市新提拔的其他47名非人大任命副科职级领导干部。
江阴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陶金虎介绍,2003年起,在全面实施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基础上,江阴推行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试设立专门考场,组织部、纪委和政法委严格监督,确保不走过场。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倪秋萍目前分管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她坦言,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脚步的加快,工作中对法律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免遇到知识不够用、办事底气不足的情况。
在她看来,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不仅是个挑战,更是个契机,倒逼着自己在平时认真学法。一方面,江阴下发《开展领导干部网上学法考法工作的通知》,按照“定计划、定学时、定课目、定学分”的规定,每年必须学习40个学时,不合格不得评优;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还通过多种渠道参加学习,例如当地在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机关“每月一法”讲座、市委党校学法培训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江阴大学堂”等新载体,出台了政府常务会学法等新制度,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如果说之前十几年从事工作主要以经验判断为主,现在以法治思维、方式开展工作已经成了自觉。”倪秋萍说。
全面述法
常态化测评树立法治导向
“本人依法履行各项职责,牵头成立全市经济金融风险维稳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控、查、追、打四项机制,推动加大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危害民生犯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惩处力度……”
台上,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叶明正在进行述法报告;台下,代表们正在以无记名填表方式进行民主测评,在结果评定上,写着“好”“较好”“一般”“差”“弃权”五个档次。
今年1月,江阴对19位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一次集中述法测评。参加测评会的1000多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治监督员和群众代表,根据每位市领导的述法报告,结合其平时的工作情况,做出评判。在分会场,各地各部门自行组织述法测评工作。据统计,市领导班子19位成员,全部被评定为“好”。586名市管领导干部中,570名同志被评定为“好”、16名同志被评定为“较好”。
“领导干部是不是起模范带头作用,群众最有发言权。”参加这次测评会的群众代表蔡国民说。
据介绍,这项工作和领导干部述职一样,在江阴已步入制度化、常态化。2013年起,领导干部述法测评工作延伸到了市级所有的单位部门和镇(街道)。
蔡叶明说,述法测评不仅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增强法治建设职责意识的一项举措,而且,通过测评虚心听取意见,引导和激发领导干部提高法律素养,形成“压力传递”和“杠杆效应”,提升了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增强在新常态下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准确用法
决策出台须经风险评估
每年年末,是汇总“办法”“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计划之时。江阴市通过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法治化。
2015年10月底,讨论历时大半年的《江阴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办法》出台。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一样,这个《办法》从立项到公开经历了5个流程,以保证相关部门按程序依法决策,着力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江阴市政府法制办法规科科长彭松波介绍,各部门在申报立项计划时,第一步是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咨询论证。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启动文件起草程序。下一个流程是征求意见,包括在本行政机关内部进行合法性预审、向相关职能部门及政府征求意见以及通过多个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接下来是社会风险评估的流程,将从财政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稳定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此后,就进入到法制办对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环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通过审查后的文件就会上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后向社会公开。
“一般来说,在各环节都会有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彭松波介绍,如果不同意见较多、反对或争论较激烈,文件就会暂缓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