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地铁站内禁喝水 称怕液体泼洒引事故

05.07.2014  23:15

地铁车厢内仍有乘客吃零食。

  7月1日,无锡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同时规定禁止乘客在地铁车站付费区、列车内饮食,违规可处100元至300元罚款。对此,不少市民表示,不吃东西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为什么水也不能喝呢?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这个规定是不是有点过于“一刀切”了呢?对此,无锡地铁集团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试运营阶段,遇到违规者将劝阻、引导,不会立即实行罚款。

  禁水争议

  无锡地铁内禁止饮食 “不能喝水”让市民难接受

  本周二无锡地铁1号线迎来通车试运营,无锡正式走入地铁时代。无锡市也适时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乘客在地铁车站付费区、列车内饮食,违规可处100元至300元罚款。 规定中的“饮食”也包含饮水,也就是在禁止区域内矿泉水也不可以喝。不少市民却对此有了想法,“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不能吃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矿泉水也不能喝呢?

  记者翻阅相关资料发现,已经开始施行的《无锡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中规定:禁止在车站付费区、列车内饮食,或者携带严重异味、易污损设施的物品乘车。而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发布的《无锡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八条也明确: 爱护轨道交通环境,保持环境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在轨道交通范围内禁止在车站付费区、列车内饮食。

  而在相应的处罚方面,根据《无锡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在车站付费区、列车内饮食,或者携带严重异味、易污损设施物品乘车的,处以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

  采访中,一名乘客说,如此规定要强制实行的话,她不会再选择乘坐地铁。“我患有低血糖,一饿就头晕出汗的。这个规定对我来说有点残忍。”还有一位无锡市民表示,原本打算坐地铁去接孩子放学,既然车厢里连水也不能喝,她宁可选择公交,“我儿子放学有个习惯,就是要在路上吃点东西,毕竟一天在学校里也没吃到什么。

  工作人员解释

  怕液体泼洒引发事故 也会影响其他乘客

  不少乘客表示禁止饮食包括了饮水和进食,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食物如大蒜、榴莲等被禁止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连喝水都不行呢?地铁工作人员解释,各式饮料及矿泉水如果饮用时不小心倾倒翻洒。车站及列车内有众多精密设备、仪器,遇到液体容易引发短路等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站厅内的付费区则兼顾着地铁大客流的应急疏散功能,客流在这里快进快出,有水溅到地上很容易使人滑倒。禁止饮水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现场探访

  车厢内吃水果无人阻止 服务人员也不知“禁止饮水”的规定

  记者昨天来到无锡地铁1号线的太湖广场站,该站站厅与地面相通的出入口通道的墙面上,贴有“请勿饮食”的标识。下到站厅层,记者观察一番发现,来往的零星客流当中,吃东西的并没有几个人。负责保洁的一位物业管理员说,看到有孩子在站厅售票机附近吃东西会去劝阻,孩子一般都很听话,当即改正。一名保洁员还说,打扫的垃圾中很多都是广告纸,几乎很少有饮料瓶和食品包装袋。

  在太湖广场站,记者搭乘1号线列车往长广溪方向行进,走进车厢的时候正好是晚上6点10分,就看到列车座位上一名女士和一名男士在品尝塑料袋中的水果。他们对面的一排座位上,一个女孩也在吃着零食。“这个点正好是晚饭的时候,肚子实在是饿。”女孩告诉记者,自己并不知道车厢内不可以吃东西。记者发现,车厢内没有乘务员的身影,也就是说,即使乘客在车厢内饮食,也不会有人前来阻止。记者还注意到,在列车车门顶部的线路示意图和LED显示屏边上,“请勿饮食”的红色标识非常醒目。

  记者分别在太湖广场站、人民医院站采访了多位地铁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惊讶地发现这些工作人员中也有部分人只知道车厢内不可以吃食品,并不知道禁止饮水也包含在内。有的还不知道,车站付费区也不可以饮食。

  当记者询问志愿者,知不知道在车内和付费区都不可以喝水,他们很多一时都站在原地“打愣”。 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是劝阻一些乘客携带有异味的物品上车,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在付费区吃东西。“只要乘客不在车厢内吃东西就可以,目前付费区并没有刻意去管理,也几乎没有乘客会一边买票一边吃东西。”在太湖广场站的站台上,一名工作人员说站台上有垃圾桶,他们会建议乘客在等车的时候就把食品和饮料吃掉、喝掉,“车厢内没有垃圾桶的,食品垃圾会污染车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