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分论坛圆满结束

19.06.2016  00:56


中外专家学者再赴莫高窟参观


中外专家学者在涅槃像前


佛学专家仔细察看壁画细节

佛教在线甘肃讯    2016年6月17日,由木鱼基金会联合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院主办的“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继续进行。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描述敦煌天气的一句话。继昨日参观莫高窟后,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方敦煌研究院与木鱼基金会特别安排与会中外学者们17日再赴莫高窟深入考察。六月敦煌、艳阳高照,气温高达36度,流沙被风吹起,天气预报已经发出防暑橙色预警,但这丝毫不影响学者们对石窟艺术的好奇和热情。

莫高窟北区不对游客开放,景区特别安排来自全球各地的120余名佛教专家进行参观。莫高窟以巧夺天工的彩塑佛像、美轮美奂的飞天壁画闻名于世,而这些只存在于南区洞窟。崖长700多米的北区洞窟同样是莫高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里少有佛像、壁画,只有堆积如山的沙土。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莫高窟北区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基本确定为并非讹传的画工塑匠窟,而是僧人禅窟和生活窟。
 
北区的465窟、461窟须沿陡峭楼梯而上。465窟在汉地佛教石窟中是唯一以藏密(双身)艺术来表现佛教密宗思想和修习过程的洞窟。神秘的双修壁画精美,外国教授们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兴奋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藏传佛教的研究生们也对自己能有机会进入此窟观摩觉得分外幸运。

随后,专家一行走入经典的6世纪精舍类型洞窟——285窟。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Nobuyoshi  Yamabe教授是研究瑜伽行—有宗理论的学者,曾专门撰写论文研究285窟。Nobuyoshi  Yamabe教授热情地为其他嘉宾解说:“尽管有些近来的质疑,但是这个洞窟通常被认为是禅坐的洞窟。敦煌石窟总录指出带有打坐形象的壁画微微呈现在侧面房间的后墙上。”为了看清僧人禅坐的形象,他手持手电,一会儿蹲下,一会儿躺着,严谨治学的精神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