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泰竹头寨:坐落“白云深处” 演绎耕读家风

20.06.2016  20:59

  竹头寨修复效果图。

  福州晚报6月20日讯(记者 张维璟 翁宇民/文 永泰县村保办/摄)永泰庄寨既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还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本期《寨·见》永泰庄寨系列专题报道,将带您走进白云乡寨里村的竹头寨,体验百年前的“耕读家风”。

   坐落“白云深处”

  在永泰白云乡的西南部,有一处被梯田所环绕的庄寨群竹头寨,它分为上寨、中寨和下寨。在群峦和梯田怀抱中,竹头寨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当地人都说此处寨群有三狮守卫,但狮从何来?经历百年风雨,古寨破败,面目已不同往昔,却有在外经商的乡亲听闻后,搁置生意,回乡奔走筹资修复。古寨有何特殊魅力?

  竹头寨坐落于两重屏障之间,地形是垅中一仑凸起,因形如竹头,建在其上的寨所以被称为竹头寨。当地人传说此处是三狮拱卫的祥瑞之地,这是因为庄寨东北方向的山形生动如同三只狮子,三狮守望之说由此得来。

  过去竹头寨曾有上、中、下三个寨,如今上寨仅存门楼。而建于约光绪十年(1884年),落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下寨,保存较为完好。始建者黄萃容,号明官,故下寨又被名为明官寨。

  如今的竹头寨(明官寨)占地3796平方米,建筑面积5608平方米。整座寨以戌辰兼乾巽三分为中轴线的轴对称图形,为土木结构、二进布局。全寨进出共有七个门,每条横向通道沟上都盖有“过水”相连。由于布局科学,百年来竹头寨不论遇上多大的暴雨,竹头寨内都没有发生过水涝。

  在数年之前,“永泰庄寨”还未引发世人关注之时,竹头寨就被驴友“挖掘”出来了。驴友“驿动的心222”发表博客《白云深处有古寨》,其中图文记述的竹头寨木雕——不同形态的雀替、柱头、窗花,繁复精美、令人惊艳,使这座“白云深处”的古寨开始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竹头寨的建筑设计边角处都很用心。

   演绎“耕读家风”

  竹头寨的木雕之美不胜枚举。仅以雀替为例,寨中不同形态、数量众多的雀替足以让摄影爱好者拍上一整天。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竹头寨的雀替在美学上的价值远超于它作为建筑构件的意义。它的工艺有浮雕有透雕,有燕雀图案的,有龙鲤形态的,各有美好寓意,观之意蕴悠长。

  木雕虽美,竹头寨更引人入胜的却是它的楹联文化。竹头寨楹联数量之多、制作之精致、内容之风雅,均胜其他庄寨,是“耕读家风”这一词语的最佳代言。

  走入竹头寨,细心的人会发现寨中天井四周檐内均安有卷帘轴,这是因为当时正厅、门厅、两旁书院院廊上遍布楹联、字画。为免楹联字画受风吹日晒,主人特地悬挂卷帘,细心保护。至今,竹头寨内楹联仍存32对。

  细读这些楹联,有的讲述家族由来——“麟峰(白云古时名称)图麟世裔,虎丘绣虎人家”;有的教诲勤勉耕读,修身养性——“世间好事忠与孝,天下两图读与耕”;也有一些纯粹描情写景,别有生活情趣——“小窗多明使我久坐,入门有喜与君笑言”。

   传承血缘亲情

  尽管竹头寨木雕和楹联的特色十分突出,但它在永泰众多古庄寨中,修复的难度也是较大的。由于岁月的侵蚀、曾经的火患和后人的改建,竹头寨的建筑原貌发生了诸多改变。为了不让竹头寨逐渐破败,寨里村人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出策谋划。

  一位黄姓族人意外地成为了众乡亲的牵头人。在永泰开了三狮超市,在外经营房地产、养殖等生意的黄以淼,其实并不是竹头寨里的黄氏嫡系的后人。上世纪70年代黄以淼一家就已迁离白云乡。但当他听说竹头寨要进行保护性修缮,便主动站出来牵头捐款和筹资。

  记者采访黄以淼时,他正忙于将在外地的楼房尾盘打折售出,以尽快返乡将资金投入修复。他表示自己这么做的最大动机缘于乡情,“再不修,过几年竹头寨就要倒了”。黄以淼每年正月初三,都要回乡在竹头寨内召集一场宗亲聚会,已经持续五六年。他希望竹头寨修好之后,很多已经互不认识的黄家后生,能重聚在竹头寨中,感受竹头寨文化,互叙亲情。

  这也是众多古庄寨的魅力之处,除了建筑本身之美,山水环境之美,它们在情感上的象征意义也令人神往。

  古寨里仍有住家。

  白云深处藏古寨。

  精美的雀替随处可见。

  精彩的楹联和精湛的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