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再现商周古窑址 泉州造陶瓷史或提前2000年

05.12.2015  12:10
 考古挖掘现场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考古挖掘现场  考古挖掘现场

  12月3日,永春县介福乡辽田尖山,泉州市文物考古所张恒兴等专业人员正在忙碌挖掘一处古龙窑,该窑初步确定属于商周时期。目前,新发现的窑址已经发掘出一些破碎的陶瓷片。据悉,龙窑在南方比较多见,由于它像一条蜿蜒曲折的龙攀岩在山上,故被称为龙窑。

  这是继去年在该地首次成功发掘商周古窑址之后,又一个重大发现。两处窑址相距不外百米。

  “永春县介福乡这里应该有一个古窑群。2007年,在这里首次发现商周时期古窑址,去年成功完成第一期发掘工作。”张恒兴高兴地说,商周古窑址的发现将泉州瓷器烧制史从现在已知的唐代提前到商周时期,时间提早了2000年左右。

  为何永春境内会出现如此早期的窑址?据九牧卫浴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岳邦仁与相关研究机构的考证,认定介福乡有可以独立成瓷的材料,这种材料名 为“伊利石型低温陶瓷黏土”。也正是拥有这样的黏土,成分相当均衡,不需添加其他材料,并只需低温烧制就可以成瓷,永春先民能够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商周时 期就烧制出如此高水平的陶瓷。

  “11月27日,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羊泽林、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受国家文物考古所委托带队过来开启挖掘。”介福乡党委宣传委员林颖华介绍说,去年发掘古窑址期间,有介福村民提供线索,此番专家们正是凭借线索进行开挖的。

  ■相关链接

   永春发现 原始青瓷窑遗址

   泉州烧造陶瓷历史 或提前2000年

  泉州晚报社APP-泉州通客户端12月5日讯 2007年,永春辽田尖山首次发现商周时期古窑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受到关注。有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推早了泉州的瓷器烧制史,有望为我省闽江流域和晋江流域商周时期文化现象找源头。

  经过前期的考察与准备,去年10月26日,由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泉州市博物馆、德化县文体局和永春县文体局组成考古队进行发掘,目前第一期发掘工作已经完成,商周时期古窑址已基本被挖掘出土。

  原始青瓷或许并不少见,但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却不多见。据悉,前几年浙江发现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所以史学界一般认为原始青瓷起源于浙江。

  陈建中介绍:“此次在德化与永春交界处发现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这对闽南陶瓷烧制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证据有力地将泉州陶瓷史向上推了千年。而且相较 于浙江的部分窑址,我们这个商周窑址保存更为完整,特征更加明显,这些完整的信息有利于我们研究龙窑烧成温度的信息,了解当时烧窑的技术,具有较高的考古 价值。”(记者黄墩良 通讯员梁白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