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王氏家训教育子孙 “先国家……戒斗讼”

14.04.2016  15:58

  核心提示:

  “先国家、敦孝友、重丧祭、肃闺门、守耕读、务勤俭、戒斗讼。”这是王姓始祖“太子晋”第五十八世孙,宋晋国公王祜(又名景叔,公元919年生)手纂的家训。他传下的子孙称“三槐”子孙。由他所立的家训称“三槐王氏家训”。至今他传下的子孙人口有千万,是王姓中的一大望族。

  永定王氏根据历代相传和现存的明朝族谱,以及永定县城的王氏大宗祠记载,属“三槐”后裔。从王祜至今已有40多代,一千多年了。在历史演化的长河中,王姓和其他各姓氏一样,由北向南慢慢迁移进入八闽,于南宋时期由宁化迁来永定,在当时属上杭县溪南里一图九甲的瑶墩上和务田的沧头开基立业。“三槐家训”曾遗失多年。后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发现,送永定客家家训馆供游人共勉。2015年9月间,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视察客家家训馆,看到“王氏祖训”,即以崇敬祖先的情感,亲口大声诵读,引得全场喝彩。“王氏祖训”在永定王氏中,有传统的认识,为国必须尽忠尽责,持家必须尽心尽孝。祖训中把“先国家”放在首位,目的是教育子孙一定要以国家利益为先为重,使“先国家”的理念和家训精神永久不忘代代颂传。  (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 王正贤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