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永安林业再改革1)协会赎买商品林:破解砍树的困局

01.09.2014  10:39

福建是我国的林业大省,今年四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支持福建实施生态省战略,生态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种树少砍树。然而,广大林农的主要收益来源于砍伐出售商品林,因此如何既能生态美,又让百姓富,成为眼下福建林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的永安市, 通过建立/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机制,对破解""与"不砍"困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今天的东南新闻眼,我们来关注永安林业的再改革之路。


      吴启南是永安市洪田镇上石村的村民。他承包的商品林今年终于卖出去了。 (同期:吴启南 永安市洪田镇上石村村民:按1600(立方)米的数量来计算,总的面积是228亩,大概卖了104万。) 记者跟随吴启南和镇里林业站的工作人员爬上他承包的一片林场。 (同期:冯晓军 永安市洪田镇林业站技术员:这片林子是2013年被省政府划为生态重点区位林,属于省定水源涵养林,这片林子年限已经是26年了,按照规定是可以采伐的,但是一旦采伐对生态会有影响。) 最终,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对吴启南的林场进行了赎买,这些原本将被砍伐的山林得到了保护。 (同期:林林 永安市林业局资源站技术员:林农把林子卖给生态协会以后,林农对这个山场的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就没有义务了,义务就移交给生态协会,协会就聘请第三方专业管护队伍对林子进行管护。) (同期:吴启南 永安市洪田镇上石村村民:心情非常愉快啊,解脱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早期投入没有白费,又取得水源保护的效果。)像吴启南这样的林农,在永安市并不少见,目前全市共有重点生态区位林23万亩,其中商品林达到15.8万亩,占了68.7%。这些成熟的商品林,砍与不砍的矛盾,让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中国林改第一村--永安市洪田村的村支书邓文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同期:邓文山 全国人大代表 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村支书:林业改革十多年来,现在木头已经大了,比如说这种木头,已经大了,砍还是不砍的问题,这是很矛盾的事。要砍就是整个山头剃光掉,重新炼山重新再种,生态整个就破坏,水土也流失。要是不能砍,农民的收入哪里来,农民从开始一种下去,到三年的抚育,几年下肥,一二十年的管护,投资成本下去怎么办。这个问题,政府要考虑一个思路来解决,生态美、百姓富,要做到两全其美。)


编辑:王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