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叉叉粿“夫妻档”:粿香35年 手艺纯熟

16.07.2015  18:16
张闽娟和李树信夫妻一起制作叉叉粿。

  每天凌晨四五点,在永安市燕西街道大溪社区,许多人还沉睡梦乡的时候,张闽娟和老伴李树信的叉叉粿作坊已早早开工了。

  “叉叉粿”是永安人最大众化的小吃之一,由大米磨成浆水蒸熟,切段并卷成筒状,借助竹叉,蘸以特制酱油食用,细腻爽滑、冰凉可口,尤其适合炎热的夏天品尝。

  李树信今年68岁,张闽娟59岁,他们的夫妻作坊已经开了35年,手艺纯熟。许多经常光顾他们摊位的老顾客感叹说,他们家的叉叉粿几十年了都没变,还是那么地道和好吃。

  35年老手艺

  泡米、磨浆、蒸熟、放凉、切段、卷筒,这是制作叉叉粿的基本工序。“做叉叉粿特别需要耐心。”张闽娟回忆道,以前用石磨磨米浆,10多斤的米需要人工磨上1个小时,现在用电磨,时间缩短了一半。

  1973年,张闽娟和李树信结了婚。李树信的姑姑、舅舅等亲人都掌握着叉叉粿的制作工艺,1980年,为谋生计,李树信和张闽娟开始学做叉叉粿,一做就是30多年,磨练了手艺,积累了不少经验。

  张闽娟说,叉叉粿一定要选用早稻,“越是做饭不好吃的米,做出来的粿越细腻爽滑。”米和水的比例也很讲究,兑不刚好的话,做出来的粿要么很烂,要么很粗,影响口感。

  张闽娟从米浆桶里舀出一小碗,顺势泼在圆形的蒸屉上,摇匀后放到灶台上蒸煮,动作一气呵成。仅两三分钟的光景,米浆变成了一层非常薄的“粿饼”。张闽娟小心翼翼地将“粿饼”从蒸屉里拨到桌面放凉。

  “柴火一定要旺,这样蒸出来的叉叉粿才成功。”蒸煮的间隙,张闽娟还得添柴烧火,厨房更加闷热了。桌边,李树信用小木片将“粿饼”划片切段,再卷成一条长长的粿条筒,一划一卷,如此反复。没一会儿,桌面就摆满了大小一致、色白细嫩的粿条筒,美味的“叉叉粿”由此诞生。

  这还不是最后工序。李树信说,叉叉粿的味道好不好,蘸食的酱料是关键,要将酱油、水、白糖、味精,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放入锅中熬制。当然,顾客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搭配蒜泥、永安黄椒食用,味道那叫一个香!

  就这样,李树信和张闽娟夫妻俩分工协作,互相配合,默契地将一道接一道的工序循环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制粿工艺日益精湛。 “良心”夫妻摊

  李树信和张闽娟在大溪社区便民点租了个小摊位,挂了块“大溪叉叉粿”的招牌,摆了三四张桌子,每天上午在家做叉叉粿,下午送到摊位售卖。

  或者打包,或者现吃,小摊迎来了许多“回头客”,不少人经常当场吃完了还会打包10元、20元份量的叉叉粿“”着走。叉叉粿通常卖3元一份,有些顾客会因为孩子胃口小的原因,希望减些份量,同时减些价格,李树信和张闽娟也都会笑笑答应。

  平时,李树信还把摊点摆到储木场附近,那儿有个幼儿园,叉叉粿很受小朋友欢迎。过去,储木厂工人多,叉叉粿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李树信经常一天跑两趟。年轻时,体力好,他还会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地叫卖叉叉粿。

  靠大溪和储木厂的两个摊点,老俩口平均一天能收入一两百元。他们家的叉叉粿美味正宗,连永安小吃知名老店“燕江楼”都长期跟他们订货,每日供应,尤其节假日,最多时一订就是两三千条。单是“燕江楼”的订单,老俩口每个月能多赚1000余元。

  “我家的叉叉粿还去过上海、福州、厦门等好多地方呢。”张闽娟笑着说。原来,不少长期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永安人,念念不忘这一家乡小吃,都会托永安的亲朋好友到张闽娟这儿买上一些叉叉粿,捎带给他们解馋。

  绝不偷工减料、贪图省工;绝不卖隔夜的叉叉粿……如今,柴火从20元一车涨到450元,1毛3的米卖到2元多,还有每个月300元店租,叉叉粿的成本不断上涨,可老俩口还是老实本分地做着“良心粿”。

  为何不把生意做大?“我们做小本生意的,可以养家糊口就够了。”“如果生意做大,需求量也要变大,我们忙不过来,还可能影响质量。”李树信说。

  (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