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助”康乐点:让农村空巢老人不再孤单

12.11.2014  18:58

  

  燕西街道上吉村“三助”康乐点的老人们在互助食堂菜地浇菜、锄草。

  

  大湖镇新冲“三助”康乐点,叶秀琴和李水银两位老人正在房间里拉家常。

   核心提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当今农村不少空巢老人孤单生活的缩影。

  今天,随着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日渐弱化,农村老人尤其是留在家中独居的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正成为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难点。

  永安市自2011年以来,以“三自”(自愿申请、自付伙食费、自担风险)为原则,建立村民自治的农村空巢老人“三助”(自助、互助、帮助)康乐点,为破解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

  “你看,这是我和刘兴贤两人住的,配了新床新被、电视机,还有卫生间;走廊那两间是厨房餐厅和洗澡间,那边几间是老年活动中心,住这里大家互相帮助生活方便、快乐,不再孤单!”10日,在三明永安市小陶镇上湖口村“三助”康乐点,刚入住的老人冯洪杰开心地说。

  “我们上湖口与连城冠豸山相连,地处偏僻的山里。这个康乐点是闲置10年的村小学改造成的,市镇村投入18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市老龄办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齐有关设施,可谓收旧利废。”村主任董礼彬告诉记者,刚入住的第一批老人有6位,他们和村里签好“三自”协议,老人内部自己分工,各尽所能,互相帮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截至目前,永安市建成投用的农村空巢老人“三助”康乐点54个,有近两百位空巢老人常住。这些康乐点已初步形成老年活动中心、食宿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三大功能,辐射到全市农村,成为颇具特色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上吉村“三助”康乐点的老人们在跳健身操。

   三助”模式翁媪笑开怀

  闰九重阳节前夕,永安大湖镇新冲“三助”康乐点,宿舍楼前操场上,老人们有的利用健身器材运动,有的晒太阳聊天;走廊上聚集着前来探望老人的村民;一楼厨房里,七八位阿嬷正忙着准备午餐;二楼宿舍里,老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休闲拉家常。

  “新冲康乐点是由4个闽南村联合建立的,村民早年从永春、南安、惠安移民过来。康乐点是利用原镇林场办公楼修缮改造而成,5月11日投用,设有老年互助食堂,提供住宿、医疗、娱乐、健身等场所,目前已有21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入住,并接纳周边老人的搭伙或活动。”镇党委副书记赖炳水告诉记者。

  “若不是住这里大家及时帮助,我早没命了。”看到记者,73岁的林秋娣激动地说,她患有哮喘病,那天晚上,她突然气喘不过来,肚子又不舒服,就撑着起床上厕所,不料还没蹲下就昏倒了。同住一室的陈文友、张秀灿见状,赶紧去扶,怎奈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抱不起来,她们喊来住隔壁的71岁老汉郑腾生,一起把她抱到床上,直到她缓过劲来,还马上通知了她在外打工的儿女。第二天孩子就把老人送去永安医院。刚一出院,老人就直奔康乐点。老人说:“还是这里好,大家互相照顾。那晚要是在家里,走了都没人知道”。

  10日中午,在燕西街道上吉村“三助”康乐点,三四位老人正在厨房里炒菜做饭,有说有笑。炖猪蹄、蘑菇肉片汤、炒豆腐干、炒白菜等,做好的菜一道道端出来。今天有10位老人就餐,除了4位常住康乐点的老人,其余几位是过来搭伙的。猪蹄是村民送来的,蔬菜是自己菜地里种的,一天的伙食费2-3元。

  “来这里大家拉家常,有事互相帮助,有空跳健身舞,不再无聊。”85岁的陈永芳告诉记者,她有5个儿子,都在外地,丈夫去世多年,家里就她一个人。尽管孝顺的儿子一直要她搬去同住,但她更愿意留在村里。

  上吉村康乐点有4间休息室,16张床位。老人们可以在这住下,也可来搭伙午休,来去自由。

  “跳舞了,大家来啊!”随着康乐点义务管理员陈兴菊大妈的一声叫喊,音乐响起,呼啦啦,十多位老人聚集过来,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了健身舞。

  “三助”康乐点正为化解全市27289农村老人特别是2496位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困境发挥作用。

  

  上吉村“三助”康乐点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说话边吃饭,很是开心热闹。

   三自”运作百善孝为先

  一回到村里,47岁的陈春阳都会先到大湖镇新冲“三助”康乐点,看望84岁的老母亲叶秀珍,并交了母亲下月伙食费。陈春阳在永安做木工,几个哥哥也在外地打工。

  “老人一个人在家,我们原本很担心,有了康乐点,老人开心,我们放心。”陈春阳告诉记者,康乐点解决了兄弟们的后顾之忧,大家在外安心打拼,更孝顺了,抢着付老人伙食费,常回家看看,还捐款捐物给康乐点。

  “新冲的男人大都出去打工,80%的妇女在永安纺织厂上班。以前,不少夫妇常因老人照顾问题争吵。有了‘三助’康乐点,争吵少了。今年重阳节老人聚餐,村民踊跃捐款捐物,办了五六十桌,除了走不动外,全片600多位老人都来了。”新冲片二村党支书苏亦军说。

  “推行‘三助’康乐点,在探索解决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养老难题的同时,较好推进了孝文化的传承。”永安市老龄办主任张德平说,康乐点的硬件设施由市镇村负责,水电等基本费用由村财支付,老人伙食费由子女负责;实行入住老人自愿申请、费用自理、风险责任自担的“三自”运营方式。老人进点不离家,费用低、很舒心。

  “9月28日,刘见青送苹果香蕉蛋糕;10月30日,街道老龄委捐款240元……”在上吉村“三助”康乐点红榜前,记者边看边读。“这都是大家捐献的,每一笔都记录张榜公布,这可都是一片敬老之心。”陈兴菊大妈说。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每个康乐点都设有村民捐款捐物的大红榜,敬老孝老正在永安农村蔚然成风。

  “百善孝为先。对家庭子女和村民自发捐款捐物敬老孝老行为,我们多加引导宣扬,以激励全社会都来发扬光大孝文化。”大湖镇镇长罗鑫锋对记者说,孝文化作为农村养老的文化基础和核心,它的弘扬有利于强化农村家庭养老功能。

   引导规范把好事办好

  永安小陶镇美坂村,村财每年不到2万元,村里还是想方设法争取到各方支持,办起了村“三助”康乐点,目前已有8位空巢老人入住。

  “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太难了,我们虽没钱,但事在人为。”村党支书王林香对记者说,村里发动社会捐款出力,利用空置小学,因陋就简,改造成了“三助”康乐点:将原先的教师宿舍楼改造成厨房、餐厅和老人住房;教学楼改成老人活动中心,设置电教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室。不仅让村里老人有了好去处,还吸引周边的中坂村、上坂村老人前来活动。

  “永安农村空巢‘三助’康乐点是介于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是从罗坊群众自发做起,政府重视加以引导扶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老人相对集中居住,不离村不离家,互助养老,低成本运作的模式,有利于缓解农村特别是空巢老人养老困境,是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告诉记者,市里专门出台文件,从政策、资金、服务、监管等方面给予重视扶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新建每个康乐点补助3万至5万元,目前已补助200多万元。同时,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康乐点建设机制纳入“大胆探索实践,着力突破牵动永安发展的重点领域改革”内容,明确在今年内有条件的村实现全覆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建平还将市里分管农村副市长、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老龄办等有关部门的一把手请来现场办公,要求各部门各负其责,在农村空巢老人“三助”康乐点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福建日报记者 郑美清 林智岚 通讯员 许国英 陈莉莉 文/图)

   记者手记

  农村养老 依法担责

  □郑美清 林智岚

  “农村养老,尤其是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政府要担当,但决不能包揽,更不能取代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在法律制度框架下,政府、社会和家庭共担当。”闰九重阳节前夕,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的这番话,回答了在未富先老的当下,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由谁养老、怎么养老的问题,颇给人启迪。

  我省近500万老人中,空巢老人108万,70%以上在农村。虽然我省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构建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但与农村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养老实际需求大相径庭。

  如今,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挑战。老人依靠子女供养变得困难,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失去了依靠,缺乏亲情和精神慰藉,甚至出现空巢老人暴病无人及时救助,因病死亡多时仍无人知晓的悲剧。

  要解决农村特别是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当务之急必须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保障体系,健全法规,依法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和家庭儿女赡养义务。

  政府应尽快完善法律责任,明晰经济责任,健全监管责任,加强教育责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要重视建立完善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养老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主体,以社会化方式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引导教育,弘扬孝道文化,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采取措施,督促子女依法对老人尽赡养义务,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归,老有所终。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
福建沙县:移风易俗引领风尚 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为破除陈规陋习,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习近平同志2022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