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师:开启智慧,点燃心灯
机锋辨禅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佛教在线)
少林寺能不能兴盛,就要看我们对僧才的培养了。少林寺真能到了禅师如林那一天,才是真正中兴到来的那一刻。
现在少林寺禅堂里的一些中老年僧人是相当优秀的,他们的修持、学问、见解都很好,另有相当一部分很年轻的僧人,还有待于培养,有待于提高。
少林寺仅通过用少林功夫传播发扬禅宗文化是不够的,还要用问禅的形式来发扬禅宗文化。
遵循佛教的传统,每年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都是结夏安居的时间,安居期间以讲经说法为主,从而有了夏讲冬禅的佛教传统。现在,举办佛教夏令营、讲经论、短期出家体验禅修的活动很多,对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影响比较大。举办这些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与佛教互动的平台,这对弘法利生是有推动作用的。我们少林寺也应当做点什么,和外界互动起来,让外界了解少林寺,了解佛教,做出少林寺的特色。为此,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问禅活动,以问禅为主题,下面有一个系列,比如机锋辨禅、书法、摄影、名师讲座、祈福活动、朝圣礼祖等等,既能宣扬佛教的义理,也能办出自己的特点。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机锋辨禅活动。全国各地的寺院以讲经、体验出家生活为主,保持传统。我们结合祖师的机锋、西藏的辩经、英国大学的辩论赛,综合几种模式,推出机锋辨禅,让四众弟子都能参与。
所谓机锋,禅宗用以比喻敏捷而深刻的思辨和表达的语句,禅家多用机锋之言,来验证对方的悟道程度,机锋是做一个禅师应具备的能力。僧人这种能力的提升,对提高他们的学识,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是极其有用的。
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成为修行坐禅者的一种思考对象,成为他们的座右铭,我们将这些参禅者可研究的问题和言论称为公案。公案中所表述的现象和言论,不仅有权威性,还可启发人的思想,供人研究。这种修禅方式,它始于唐代,至宋代大行。
这一修行的过程,过去都是在师徒之间,同参道友之间展开的,他们通过共同的生活,碰撞出来一些智慧,从而获得感悟。今天僧人的生活方式变了,相互之间碰撞的机会相对少了,过去他可以去访高僧,访善知识来验证自己的见地,现在高僧没机会访,也不好访,如还按传统的这种方式,那就等不及了。僧人的这种能力不培养,就会出现退化,是不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的。
历史上的禅也是辨出来的,公案也都是僧人们相互“抬杠”抬出来的嘛,现在只要给他们设定好,组织好,通过相互辩论,我想,同样擦出智慧的火花。
少林寺作为禅宗的祖庭,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今天僧人的生存方式下,从以前无意识地开展这类活动,到今天有意识地推动进行?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既传统又有效的禅宗修行活动渐渐地消失。
思考再三,决定给今天禅修的僧人创造一个机会,将僧人中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块,有辨手,有评委,评委就相当于善知识,辨手就相当于同参道友,让他们在一块碰撞,我想总会碰撞出智慧来的。
为此,我们将有修正有见地的年轻僧人集中到一块,让他们去碰撞,去辨说,通过有意识地组织,比起平时那个按照传统的碰撞机会要多得多,产生的智慧肯定也会多得多。
机锋辨禅的题目我们也是精心筛选的。都是从禅宗的公案、祖师的语录、参禅的话头,结合东方的智慧,作为选题。比如2008年的题目是:“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宗下曰:不思而知得第二头,思而知之得第三手,何为第一?”“不空如来藏,是空还是不空?”2009年的题目是:“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为什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独尊什么?”“古德曰:‘无佛处不可停留,有佛处急须走过。’试问汝向何处安身立命”“达摩面壁,背向何处?”这些都是禅宗有名的典故,很值得我们后人去参悟的。
记得2009年的机锋辨禅上,我有个徒弟延勇,出家有些年头了,一直在外参学,住禅堂,在终南山苦行住茅蓬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听说寺院举行机锋辨禅活动,回来就找到我,说也想报名参加试试。刚开始我还有些担心,毕竟他没有上过佛学院,不是科班出生的,上面的辨手不乏全国各地佛学院的高材僧,其中中国佛学院的法师也不少,他能辨过别人吗?他很有自信地说没问题,我就破例让他参加了。结果还不错,他用善巧的智慧、精妙的语言、禅者的洒脱赢得了评委及在场各位选手和观众的认可,最后拿了第一名,佛学院的选手也表示佩服。所以说,禅能生慧,这是真理,学习了义理还得靠实修,才能有所收获。
还有一位在家居士,对唯识非常了解。学佛的人都知道,唯识的名相比较多,而且比较容易混淆,他用自己的优势对其他选手发难。但佛法是圆融无碍的,其他选手在机锋与禅的智慧引导下,都给予了圆满的回答。
有一个小插曲。台下的观众里有一位老学者,学了一辈子的唯物主义,从他的角度对选手提出了一些问题。但佛教从某些角度来说,是最好的唯物主义,为什么呢?因为佛法讲的一切,都是法界缘起的,没有造物主。我们对佛的礼拜,是对佛陀的崇敬,他是我们的导师,给我们点亮了生命的明灯。最后,这老学者也被僧人的回答所折服。
机锋辨禅是禅宗的传统,已有千年历史,可惜近百年来已无这一活动。近些年少林寺举行的少林问禅活动中,又才恢复了机锋辨禅。
严格地说,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辨禅活动,史上就有,但有组织地开展,邀请社会各界学者参加,并要评出出类拔萃者,是今天的发展。我们为了让更多热衷于研究佛教文化人士参与,还开通了网上报名。最终组委会选拔出24名辨手来少林寺现场机锋辨禅,获奖选手可获得奖励,选手活动期间的差旅和食宿费将由少林寺承担。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人体验禅趣、开启智慧、点燃心灯、印证佛心、贡献和谐,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僧才。在辨禅的时候,需要辩手引经据典,首先要对经典十分熟悉,而且还要对经典的义理思想去仔细思考。以前出家,都要背几大部大经大论,经过考功合格后才能剃度的,现在保持这个传统的很少了,同时也想通过这个活动,引发大众背经的传统。
在去年机锋辨禅的闭幕式上,我说道:
“少林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产物,少林文化和禅宗的产生,就是由古印度和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直认定,少林文化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只有交流才能够发展,只有交流才能够壮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在禅宗、武功、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与国内外开展一些沟通和交流,很有成效。我们办这个机锋辨禅,是少林寺的责任。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是禅的发源地,禅的影响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和谐,对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利用现代的媒体,现代的方法,来把握禅宗的思想。我观察了藏传佛教的辩经,西方教堂的辩论,它们都能推动各自宗教的影响和交流;我也观察国内的各种讲座,各种研讨会,基本上都是固定采用一种形式,来加以推动。”
“所以,我们在过去禅宗祖师大德们创造的形式上,加以创新,做到跟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创办出这么一个机锋辨禅。如今的机锋辨禅,由全国各个佛学院派代表队,各个名山大寺派法师,再有许多社会学者来参与,这是非常好的成功模式。”
“社会形态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很多模式都在变,今天,我们怎样选一个适合佛教生存、发展的模式至关重要。我们现在这个机锋辨禅的模式我想也不是永久的,也不是唯一的,但总是要去尝试,去探索,然后再改进,改到最好为止。”
“我真诚地希望佛教界把少林寺这个禅宗祖庭作为大家共同的家,希望大家经常回来诵经法传,为祖庭的建设,为佛教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了三届机锋辨禅,效果很好,大家都认可,佛教界认可。大家在台上相争,无是非对错,相互收益。如同一根标杆,没有反正,大家都很积极地向上攀爬。媒体对这个活动已经有了很大的关注,每年我们都会把机锋辨禅的内容出成书,南传、日本佛教也很接受这种形式,国家宗教局的领导鼓励我们,说应该把这个机锋辨禅的活动推广到全世界。少林问禅现在已经成为少林寺的制度,如同禅七、传戒一样制度化,我们会一直办下去。
2010年报名的人会很多。我认为,佛教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佛教徒都要承担佛教兴衰的责任。少林寺作为一个主体,它对佛教的发展,禅宗的兴衰更是有责任的,所以,我们愿意承担也应该承担这一份责任。
活动期间,我不担任评委,我出主意,想办法,做服务,请高僧。看到一个个年轻的僧人在辨禅中脱颖而出,我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笑意:只要有了人,什么还会没有?
在举办机锋辨禅过程中,不少人问我:你为什么请了这么多社会各界学者、名人来参加?
这些年来,有一百多位大德高僧、文化大家、学界泰斗、到少林寺,参加少林问禅、机锋辨禅、百日峰会、以及禅宗、律宗、少林功夫等国际研讨会,十多个学科领域的名家或先后、或同台,首次跨界说禅,祖庭问道,禅风激荡,一扫佛学界老面孔赶场子的多年一贯制,引起社会和媒体的热情关注。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的关门弟子绍云禅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茂昆博士、印度高僧圆度达摩法师、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国际知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世界著名音乐家谭盾先生、歌唱家朱哲琴女士、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林福来博士、台湾画家邱锡勋先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先生、北京大学佛学大家楼宇烈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副所长杨笑天博士、台湾光启文教社社长鲍立德神父……沿着祖师的足迹、遵循心灵的指引,他们接踵而至,悄然走进禅宗祖庭少林寺……依我看来,名人也都是高人啊,他没有高人之处,也不会成为名人,按传统的说法,这些人我们都称为善知识,他们来少林寺,是贡献他们的智慧来的。通过一个个讲座,一次次评委点评,把他们的智慧拿来与大家分享,这不是很好吗?所以要以主动积极的心态让社会上的高人来参禅,这是个很难得的事情。机锋辨禅这个宗教性质的活动,有这么多学者、名人来了,可以潜移默化、培养人才、激励后学,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没有这群人的话,活动影响力就不会有这么大。
再说,历史上王维、王安石、苏东坡等等,许多文化大家都曾参与过寺院的问禅活动。如今,我们更要把社会上的科学家、音乐家、美术家、其他宗教的代表,这些世上的高人请来,这不仅是少林寺有面子,而且通过少林寺机锋辨禅这个平台,提高社会对禅、对佛教的整体认同感,能够参与佛教,认识佛教,推动佛教人才的培养,这有何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