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数据减轻灾害风险服务实体经济
08.03.2017 16:35
本文来源: 气象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财新智库6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气候指数系列。该指数为减轻气象灾害风险、服务金融与实体经济等提供参考。
气候指数应用领域广泛,与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大宗商品、保险金融、医疗健康、旅游观光、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中国是典型季风气候国家,气候复杂多样、时空变化大、气候承载能力有限,是世界上气象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了解,该指数系列包括干旱指数、雨涝指数、台风指数、高温指数、低温冰冻指数五项,以及通过上述指数综合评估出的气候风险指数(风险等级最低为0,最高为10)。数据基于1961年至2016年全国2288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量、降雪量和最大风速等海量历史气候资料。
指数显示,1981年至2016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平均值为4.19。其中1999年至2016年为4.69,气候风险呈现逐步增加趋势。
具体到每一年,1994年的风险指数达到10,2016年为9.7,2013年为8.09。然而,发生特大洪灾的1998年,其风险指数却没有排进前三位。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主任高荣指出,气候风险指数是综合多项指数得出的。1998年除了特大洪灾之外,其他四个指数都比较低,使得该年风险指数不突出。
宋连春表示,“风险不等于损失”。由于国家有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御措施,很多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减少或避免。
当日还发布了未来三个月的气候指数预测。此后每月5日下午3点均将发布最新数据。
本文来源: 气象
08.03.20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