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全代会登场

29.05.2015  18:50

  民进党全代会登场

 

民进党7月20日召开全代会,举行攸关权力核心改组的中央执行委员与中央常务委员选举,新潮流系获最多中执委席次,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系统则拿下2席中常委。

中执委选举由党代表投票,最高票的30人当选,其中设妇女保障名额7人。中执委选出后,再互选10席中常委。

原打算支持苏嘉全的民进党籍台中市议员陈淑华高票落选中执委,让苏嘉全选情乱了阵脚,只能与同票的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许淑华、吴思瑶竞逐中常委。经抽签,苏嘉全与吴思瑶惊险胜出。

中执委选举中,新系是最大赢家,高雄市长陈菊系统获3席,但在中常委选举中,分给前民进党主席游锡堃系统、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系统与新系各1席,菊系形同退出中常委选举,由原本1席中常委变为没有席次,新系则抽签失利,从原本3席中常委减为2席。此外,有意竞选连任的中执委洪智坤未成功连任。

当选的民进党中常委分别为前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系统现任中常委蔡宪浩、苏嘉全、陈明文,新系总召集人郑文灿、吴思瑶、游锡堃、游系民进党籍“立委”陈亭妃、谢长廷、谢系民进党籍“立委”管碧玲及绿色友谊连线前民进党籍“立委”陈胜宏。

这份中常委名单,6人连任,苏嘉全、陈明文、郑文灿与陈胜宏为新任;与原本名单相比,游系、谢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苏系都没变化,新系由3席减为2席、菊系1席变为0席,英系则由0席增为2席。

这次全代会主轴是“清廉勤政、改革出阵”;但外界关注焦点则是,冻结“台独”党纲与反“冻独”的角力,党主席蔡英文已在前一天定调,“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内部对台湾主权、前途及两岸定位的共识,甚至已成台湾人民共识”。“冻独”议题送交中执会处理。

“冻独”案5分钟被完封

前“立委”陈昭南领衔提出“冻结台独党纲”与反冻独议案,是这次民进党全代会最受瞩目议题。党主席蔡英文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把5个受瞩目提案包裹提交中执会后续处理。蔡英文强调,这次真的没有时间处理,只剩20分钟而已,未来不排除再开党代表大会进行后续处理。

针对“冻独”案,陈昭南与郭正亮7月20日也共同挂名发表声明强调,冻结“台独”党纲并不是要放弃台湾独立,而是认为台湾已经“独立”。民进党的政治使命是要确保台湾“主权独立”现状和自由民主制度,而不是要追求与台湾选举脱节,容易引发疑虑的“台湾共和国”。

5个交中执会后续讨论的议案包括:党代表陈冠谷提案冻结“台独”党纲;党代表蔡孟勋提案2016“总统”提名人竞选政见应提“台独”时间表并允诺当选后于任内执行;“立委”陈亭妃提案党内公职、党员应坚守价值为台湾“国家正常化”努力;“立委”陈其迈提案修改党章将入党年龄降低为16岁;党代表洪智坤提案通过“台海发展决议文”。另有3项党内规章修正提案也都交付中执会再讨论。

民进党20日下午召开全代会,党中央把提案讨论限缩为1小时,蔡英文在会议仅剩20分钟时,主动征询在场党代表意见,为了不拖延中执委、中评委投票改选时间,打算将党章、党纲及决议文相关修正案一并包裹处理,送交中执会进行讨论。

原本党代表用拍手表达认同蔡英文的做法,但随即有党代表及台南市议员唐碧娥表示异议,蔡英文当场回应,党纲及决议文的提案蛮多元,她相信现场出席党代表的不同意见已大致反映在提案里。蔡英文强调,希望能将提案进入中执会,进行比较“完整、详尽”的讨论,这样也比较能够广泛征询意见。她同时透露,必要时不排除再开全代会进行处理,蔡再次询问在场党代表意见,现场则响起掌声通过,还有党员大声叫好。

林浊水:“冻独”案难在中执会死灰复燃

“冻结台独党纲”与落实“台独党纲”提案全部交付中执会讨论。台湾北社社长张叶森指出,相信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有能力处理好,让冻独案在中执会消失于无形,如果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本土社团“一定发动人民,去冻结民进党”。

有“台独”理论大师封号的前“立委”林浊水表示,“冻独”案要在中执会复活很难,因为整个大环境,对“冻独”非常不利,台湾“独立”的支持度仍持续上升,在此情况下,去要求民进党党公职站在社会多数的对立面,民进党当然会很担心。

林浊水指出,蔡英文说认同台湾、坚持独立自主的价值,已经变成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这是民进党在华山会议里面调查出来的,愈年轻的人、愈支持“台独”,年轻人是党未来前途的所在,未来是年轻人的世代,这是现在的党领袖必须要考虑的事。

林浊水表示,民进党立场清楚站稳,才不致于进退失据,才能拉出态度善意与政策弹性务实的空间。民进党领导人共同采取的是稳健“台独”,也就是立场清楚不回避,态度善意,政策弹性务实的方向。

蔡英文提两个绝不改变 大陆需重估形势

蔡英文19日特别在Google好问平台上阐明她的“台独”立场,用上两个“绝对不会改变”。蔡英文称,无论如何,“民主”与“进步”,是民进党创党以来就坚持至今的核心价值,绝对不会改变;而民进党对“国家主权”与台湾前途由人民决定的立场,也绝对不会改变。

蔡英文还称,“台独党纲”是民进党创党时期所揭示的目标,也是这一代民进党人以及台湾人民的追求与理想。随着台湾的民主化,民进党建构了深厚的“台湾意识”,这个认同台湾、坚持独立自主的价值,已经变成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这样的事实,这样的状态,如何去“冻结”?如何去“废除”?

至此,蔡英文已将其“台独”主张、“台独”立场表述得相当完整、清楚,如果还有人对蔡英文“冻独”抱有期待,是不愿面对现实,不切实际。大陆急需重估两岸形势,重估民进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威胁,调整与民进党人士接触交往的政策。

蔡英文吹响“台独”号角

“冻独”派铩羽而归。蔡英文、民进党再度吹响“台独”号角,政治面是民共关系断链,台湾持续统独对立,经济面则将因朝野对立,加速台湾的边缘化与弱化。

冻结“台独”党纲提案意外激发独派的大动作反扑,除了在全代会提案与“冻独”火拚,10多个独派团体日前誓师召开记者会向蔡英文呛声,“民进党如果敢冻独,我们就要冻结民进党。”20日全代会当天也采独派大老坐镇场内,“台独”社团场外抗议的方式包夹蔡英文,防冻独案闯关。

“台湾国办公室”和“908台湾国”两大铁杆“台独”组织,更选在民进党全代会当晚举办大型募款餐会扩大串连,有着无比的针对性。独派的大动作是要警告民进党、蔡英文不要蠢动,也向党内高分贝施压。台湾11月底就要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绿营参选人不敢随便得罪独派,有些党内人士签了“冻独”提案之后又撤签,到最后连核心要角眼见大势已去,都转而低调。

蔡英文在全代会前宣示“坚持独立自主已变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自是向独派交心,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蔡2016竞争对手苏贞昌的表态。

苏贞昌5月28日卸任民进党主席后沉潜迄今,鲜有公开活动与谈话,却突然在7月19日全代会前夕透过脸书发文表示“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的未来应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这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也是社会最高的共识,更是民进党一贯的主张,民进党应该对自己的立场有信心,对台湾的主流民意有信心,并即时清楚表态。”苏虽未参与中执委与中常委选举,20日仍亲自出席全代会,来势汹汹。

苏贞昌喊话对象正是蔡英文!这是两人2016前哨战,双方都争相拉拢独派支持,为明年的“总统”党内初选铺路。

苏贞昌会有此番动作不让人意外。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气弱,民进党赢面大,蔡英文若带领民进党在6个“直辖市”之中拿下3个以上,即可挟着胜利气势直攻2016,如果两岸政策再有所调整,对国民党的杀伤力更大。居于弱势的苏贞昌现在的策略就是用“台独”来牵制蔡英文,逼得蔡不敢走两岸开放路线,好在“总统”党内初选能拚上一回;纵使拼不到入场券,也坐看蔡如何在2016解开两岸难题。

蔡英文在全代会的致词果然也紧贴着苏贞昌,强调“民进党在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定义了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决定,都必须经由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这个主张在今天的台湾社会,已经是台湾人最大的共识。”蔡英文左有独派大老咄咄逼人,右有苏贞昌叫阵,只能继续扛着“台独”大旗向前走。

民进党在台湾的政党板块本来就小于国民党,约莫是蓝6绿4,乃至5.5比4.5,在这么紧绷的状况下,任何人担任民进党主席,或是党籍“总统”候选人都不敢忽视独派力量。有人估算真正的铁杆“台独”占全台人口比例不会超过10%,民进党也要紧抓住这部份,以区隔被谢长廷形容是“广义台独”的国民党两岸主张。

由民进党旧美丽岛系发起的“冻独案”走到这里可说是落幕了,会因此激起独派势力大反扑,应也是发起人所始料未及。就政治观点来看,这对国民党而言,有如“引蛇出洞”,对蓝营绝对是好事;但从台湾人民的利益来看,当周边国家都忙着拚经济时,台湾要何时才能挣脱空转的泥沼,完全看不到曙光。

两岸路线怎定调 苏贞昌施压蔡英文

苏贞昌5月卸任民进党主席后非常低调,却在全代会前主动对“冻结台独党纲”开炮,且对准党中央,希望蔡英文明确表态。全代会最后虽没有处理“冻独”提案,“放在”中执会,将是2016年大选前蔡英文无可回避的议题。

这次的“冻独”交锋,谢长廷一改挺蔡英文的态度,把压力丢给她,认为是否“冻结台独党纲”,应由主席意志来决定。苏贞昌更明说“不要想靠化妆来骗选票”。苏、谢两人都认为此时不宜处理“冻结台独党纲”议题,但两人立场不同。苏认为蔡要说清楚民进党两岸政策立场,焦点不应只是“冻不冻结台独党纲”;而谢则是主张有讨论空间,是蔡英文认为不宜。

蔡英文在全代会前的表态很明显是为了拉拢年轻选票,蔡抛出不会放弃“台独”的立场,又希望在处理两岸政策留下空间,不肯直接说“民进党支持台独”,这样的模糊,就是苏贞昌所质疑的地方。

蔡英文虽然对“冻独”踩煞车,但是否能获得本土社团的支持,仍值得后续观察。若独派不支持暂时搁置的处置,支持“冻独”者也未获得满意答案,这项连署案后续还是有发酵的空间。

苏贞昌卸下党职,发言比以往直接,他主席任内虽运作中国事务务委员会,举行对中政策检讨,也召开几十场会议讨论,但并未定调。“两岸政策”在民进党内成为烫手山芋,有意大位者都不敢直接碰触。

苏贞昌卸任后压力落在蔡英文身上。党主席选举前,谢长廷就说过了,要选2016者不应该担任党主席,因为处理两岸政策议题势必会受伤。蔡英文执意参选,党内转型压力慢慢浮现,虽然国民党执政成绩不佳,替民进党带来一些重返执政的希望,但如果蔡英文打算用“模糊仗”打到2016,想必选民也不会埋单。

蔡英文调整两岸政策否看明年上半年

没有任何意外,“冻结台独党纲”20日在民进党全代会遭到冻结,交由中执会处理。根本缘由,对绿营来说,今年不是处理两岸议题的关键年。

年底“九合一”选举,蓝绿两大党都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役,国民党要确保2016执政,就要保住2014的蓝色版图;对绿营来说,想在2016重返执政,势必得从国民党手中夺下更多县市、才能奠定胜基。

“冻独”掀起热议,多少带动绿营2016大选两岸政策是否转型的思考。

大选前一年通常是政党的政策转型年,陈水扁赢得2000年“总统”大位,民进党早一年在1999年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蔡英文2012竞逐大位,没有提出新决议文,由十年政纲上阵。当时外界普遍感受不到蔡英文消弭两岸紧张、面对新情势的见解,败在两岸成为她此生最大遗憾。

蔡英文会不会记取教训,在2016大选提出适应新时代的新决议文?不少人有此期待,若是如此,明年上半年开始就要重新检讨并审视两岸政策如何调整?新决议文内涵为何?甚至“冻独”案卷土重来?不论哪一种方式,明年上半年,可能是民进党重新审视两岸战略与策略的关键期。

蔡英文把涉及“台独”党纲等争议性提案交付中执会处理,甚至说“未来不排除再开党代表大会进行后续处理”,引人遐想。有人解读或许“冻独”案可能卷土重来;蔡阵营则认为,这只是蔡客气与尊重党代表的态度。实质上,“冻独”案形同遭到搁置。年底九合一选举蓝绿胜负也牵动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幅度与深度。如果绿营大赢,2016胜率跟着大增,大幅调整两岸政策机率可能不大;反之,两岸议题势必得做更大让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