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特区”迈向“创新特区”

11.06.2014  09:44
  “以前,我们的新产品要拿到外地检测,耗时、耗钱,还可能耽误订单。如今,泉州光电技术研究院成立,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检测,费用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水平达到行业一流。”近日,泉州美菲电子照明公司负责人苏江河对记者说。

  据悉,该研究院由泉州数家光电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作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挂牌后不久,便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LED配光性能和光谱测试仪器。自5月检测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已吸引了近百家光电企业前来检测。

  去年以来,在泉州政府部门的牵引下,当地发达的民营资本、民营产业与各地科研院所结盟,先后组建了泉州节能技术研究院、泉州微波研究院、泉州石化研究院、福建省物联网研究院等12家民营科研院所。这12家“民间智库”的组建,是泉州市自主创新,加快打造“创新特区”的一个生动案例,将极大推动当地重点产业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使“泉州制造”加速迈向“泉州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从草根起步,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被誉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民营特区”。目前,已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3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装备制造、建筑建材2个产值超500亿元和雨伞、食品等一批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这些传统制造业,为泉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泉州的决策者清醒地看到,拥有众多产业集群是搬不走的优势,但传统产业比例偏大、结构偏轻,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地位偏低;国字号品牌数量虽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但在“微笑曲线”的另一端中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量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4月,在省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尤权指出,与全国相比,我省民营经济的龙头数量、规模层次、创新能力差距较大,要求泉州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企业全方位创新,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

  如何优化泉州的经济结构、驱动体量巨大的传统制造业、找到发展的新引擎?泉州人将目光投向了创新领域。

  5月,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要求,立即启动“支持企业创新在行动”,确定一批有创新潜力的企业,明确支持导向,加快政策资金兑现、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6月1日,《泉州市“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方案》正式下发,全力破解制约企业创新的问题。针对政策资源“撒胡椒面”问题,集中支持产业组织、产业龙头、技术研发、品牌市场、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六大类创新”;对奖励扶持资金兑现“不及时”问题,优化激励机制;对服务企业“不到位”问题,强化对口服务机制;对政策申报“不透明”问题,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落实政策“动作慢”问题,加大督促推进力度。

  政策给力,激活了民企的创新力。百宏聚纤今年研发经费1.9亿元,新产品占销售收入的65%以上,预计年销量可达45亿元左右;佳乐电器从智能家居制造、服务,迈向“智慧云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蓝海……一大批民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纷纷成为“科技小巨人”,成为泉州民企创新风向标。

  泉州市长郑新聪告诉记者,泉州要发挥政企互动的优良传统,加快创新步伐,以此形成发展的新能量、新动力。接下来,泉州将加快实施“万亿集群计划”,其核心是拓展高端制造领域,抓紧填平补齐产业链,力争到2018年,使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业产值均突破3000亿元,机械装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业产值均突破2000亿元。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