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风情画家 盼“最美沙滩”增添民俗风情
陈友荣通过本报建议沙滩公园设置福州传统民俗风情画廊。
民国时期福州的“四大怪”
8月29日讯 晒照片、取名字、提意见……洪塘大桥两侧绿地将建成一座沙滩主题公园,重现福建农林大学西大门外当年的“最美沙滩”,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发市民关注,纷纷加入到建言献策的队伍中,82岁的福州民俗风情画家陈友荣老人就是其中一员。
得知福州市园林局就沙滩主题公园的建设,向广大市民征集民俗文化资源,陈友荣老人日前独家致信本报,希望未来沙滩主题公园能弘扬闽都民俗文化,建设“闽都民俗风情画廊”。昨日本报收到信件后,记者立即来到陈友荣的家中,老人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难忘水乡洪塘
绘出民俗闽都
今年82岁的陈友荣虽然听力不大好,可是一说起即将建设的沙滩主题公园,老人就十分兴奋。在老人的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水乡洪塘。
陈友荣老家在仓山螺洲,因为家乡和即将建设的公园同在乌龙江畔,老人对公园感到很亲切。“坐船呀,到洪塘……”,老人说着就哼起了小时候的儿歌。工作后,陈友荣也带过朋友前往金山寺及附近沙滩一带游玩。说起洪塘一带的风物,老人如数家珍:以前洪塘一带,有一种叫“蓖梳”的梳子很有名;小时候乌龙江江水清澈,盛产各种淡水鱼和蚬子,“渔民会拿到洪山桥附近卖,其中黄色的蚬子,味道特别好……”
陈友荣难忘水乡洪塘,同样难忘的,还有福州的传统民俗。“螺洲是处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地方,小时候听奶奶、妈妈和邻居们讲各种故事。”眼见耳闻的各种民俗,深深地印在了陈友荣的脑海里。
陈友荣喜欢绘画,2001年,已经退休的他,开始用手中的画笔画出记忆中的福州传统民俗。到了2013年,老人创作了300幅展现清末至民国初年老福州的传统民俗风情画,这些画作从童趣、节庆、美食、工匠、商贾等几方面,生动再现了老福州的民俗文化,集结成《闽都民俗风情画》出版后,被专家誉为“福州版《清明上河图》”(本报2012年6月13日曾报道)。
共2页 1 2
福州的特产五香橄榄,如今很少见到
闽江上的连家船
老人盼沙滩公园补憾
展示福州民俗文化
陈友荣告诉记者,传统民俗风情画创作完成后,曾先后在南后街、镇海楼、省图书馆等处展出过,“一些华侨看到我的民俗风情画后,很激动。”
虽然画作曾多次展览,也曾制成明信片传播,但老人平常逛福州的公园,却鲜见福州传统民俗文化,让老人觉得有些遗憾。
看到本报有关福建农林大学将重现“最美沙滩”,福州市园林局正在征集民俗文化资源等报道后,老人立即致信本报,希望未来的沙滩主题公园,能开辟建设“闽都民俗风情画廊”或者“民俗园”,传播福州民俗文化。“比如这幅画作,男女正在对唱,这就是盘诗,以前在洪塘一带十分盛行。”陈友荣指着其中一幅画作说道。
陈友荣的老伴孙女士向记者介绍,丈夫创作了300幅传统民俗画作,家里只能见缝插针找地方存放,柜子里、箱子里、房间的角落里。两三个月前,省博物院收藏了老人的百幅画作。付出的心血得到承认,这让陈友荣感到欣慰。
陈友荣告诉记者,如果他的民俗风情画作将来能够用在沙滩主题公园中,他将尽力配合园林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这些画作园林部门如果觉得可以用,可以派人和我商量,看这些画以怎样的方式使用合适。”采访最后,老人真诚地说道。
(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文 张人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