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趋理性 专家: 慢就业可以慢不能懒

30.06.2016  13:45

  由省人社厅、海峡人才市场举办的首届高校毕业生“走进市场”主题活动日前举行,包括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座谈会等活动。1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需求岗位486个,需求人数2381人,入场应聘的毕业生超过2000人。

  记者看到,现场参加招聘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需求人数较多的专业集中在营销类、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招聘会也有不少新兴互联网文化创意企业。企业提供的薪酬大多在月薪3000元以上,一些企业还针对不同岗位开出6万元-50万元不等年薪。

  采访中,不少企业坦言:“招到人不难,招到合适的人有点难,但是更难的是留住人。”福州一家大型房产代理公司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稳定人才队伍,今年招聘底薪比去年提高500元,抽成部分也大大提高,同时提供带薪培训、带薪年假、团队旅游等福利。

  在学历要求方面,招聘企业日趋理性:“我们看重的更多是能力而不是学历。”记者了解到,招聘会上100多家企业对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需求仅占53%,剩下近一半企业打出“大专以上学历”,甚至“学历不限”的招牌。

  与此同时,毕业生求职也更趋理性。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小杨告诉记者,他家在永泰,所以毕业后想到福州工作。“读书时很希望去北上广工作,现在更务实了,离家近一点可以经常回去探望父母。”小杨说。福建工程学院毕业生小林也表示,相比薪酬,他更看重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

  “找到喜欢的工作当然最好,找不到也不勉强。”家住福州的毕业生小陈笑着说,“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先在家里待一两年再说。”记者了解到,有这种“慢就业”心态的毕业生不在少数。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专家表示,磨刀不误砍柴工,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给自己留一段思考沉淀的时间,“”一点并非不可。但是,如果以“慢就业”为借口,逃避社会竞争、长期在家啃老则不可取。

  海峡人才市场专家也表示,如果提早进行职业规划,在大学初期就接受职业测试,了解自己职业兴趣,毕业了直接寻找心仪的工作,“慢就业”现象会少很多。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总数达到26.2万人,加上中职毕业生,总量超过40万人,就业压力巨大。我省各级人社部门将于今年6月至11月,广泛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大学生走进市场”、就业创业帮扶、创业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大政策宣传与解读,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确保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水平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