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警方缉毒:毒贩常变更时间地点 扑空很正常

03.05.2015  11:36

  审讯室内,妈妈抱着儿子失声痛哭。

  毒品交易地方。

   记者跟随民警蹲守

   凌晨逮到毒贩

  4月30日零时30分,六一路一小区附近,福州晚报记者和金山派出所6名民警,在车内已守候了5个小时,等毒贩王某现身。王某警惕性非常高,原定4月29日晚8时开始的交易,被一再变换时间和地点。谭杰告诉记者,即便他当天没来也很正常。

  正说着,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出现了,他低着头,不时张望着往小区方向走去。

  “目标出现,准备行动。”谭杰低声部署。看着嫌疑人走进楼道,便衣民警带着记者分成两批,落后数十米悄悄尾随,但设在小区两个门口的警力并没有撤离。嫌疑人上了5楼,透过四层、五层的楼梯转角,记者和民警见他进了房间,但门没有关上。透过门缝,屋内传出低低的交谈声和犬吠声。

  在楼梯转角处等了数分钟后,谭杰挥手示意:动手!5名民警两三步冲进房间,“警察,仓山公安分局警察,全部不许动”。

  王某等人落网,在客厅一张小桌上,当场查获海洛因约10克、冰毒约50克以及吸毒工具等。据介绍,此前一天,根据已掌握的可靠证据,王某刚刚交易了30克冰毒。

  谭杰告诉记者,王某这条“”,他们已盯了半个多月,守了一周多,此前也扑空了两次。“缉毒行动中,扑空是很正常的,有时守了一两个通宵都逮不到人也很正常。”运动员出身的谭杰说,就如同一场球赛,比的就是耐心和体力,最后拼的是智慧和果敢。

   六旬母亲哭求儿子:

   这次出来就改了吧

  王某1982年出生,福州人,2009年起就因贩毒3次被判刑,去年12月刚刚刑满释放。据他交代,他初中未毕业就辍学,2003年一次和朋友去迪吧玩时,吃了摇头丸,此后他开始涉毒。随着剂量的不断上升,他吸上了海洛因。

  在金山派出所审讯室,记者看到,因为长期吸毒,身高1.75米的王某体重不到60公斤。他告诉记者,他原来体重是75公斤多,因为长期吸毒,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肺也很不好。33岁的王某至今未婚,谈了七八年的女友也离开了他。

  王某说,他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了。因为吸毒,几乎家徒四壁,60岁的母亲只好去餐馆给人洗碗贴补家用,每月赚一两千元。为了让他戒毒,母亲带着他躲到乡下,关在房间里陪他。“最长的一次,我都快成功了,有一个月一点毒品都没碰,但后来和他们在一起,又吸了。

  王某说的他们,就是毒友圈。他说自己本来也有很多普通的朋友,但吸毒后变得自卑,怕人家以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就远离了正常的圈子,每天只能和吸毒的人在一起。谈到将来,他说自己做梦都想把毒戒掉。

  4月30日,记者在金山派出所也见到了王某的母亲,一名瘦小的老妇人。说起独子王某,还未开口,老人眼睛就红了,她说以前上班没空管孩子,“结果他跟了‘坏帮’学坏了,现在非常后悔”。因为担心儿子,她长期失眠,身体极其虚弱。看到儿子被民警带出来的一瞬间,老人抱着儿子大哭起来,不停地拍着儿子说:“这次出来你就改了吧,都改了吧,妈带你去乡下……

  (记者 陈海东 通讯员 金山综/文 记者 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