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伪装成“普通饮料” 遇水即溶即冲即饮

29.06.2015  16:44

  即溶性奶茶、品牌口服液、华丽的补品……这些看似平常的饮料,却被毒贩做了手脚,稍有不慎服下即成“穿肠毒药”。记者昨日获悉,省公安边防总队平潭支队日前披露,历时9个月侦办,平潭警方成功破获一起运输贩卖新型毒品案件,查获新型毒品“伯朗奶茶”、“至尊”、“冬虫夏草”近6000克。

  2014年9月初,平潭边防支队掌握到一条重要信息:平潭籍吸毒人员黄明前往福州,向毒贩丁晓文、陈海等人购买毒品。在确认信息属实后,经请示上级公安机关批准,该支队的领导决定成立专案组。经艰苦侦办,最终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并查获毒品5964.08克。

  “这次查获的毒品,属于2015年流入福州地区最新型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隐蔽性极强。”平潭边防支队司令部侦查队队长李沙介绍,该类毒品吸食口感与奶茶一样,甚至香味都相似。这些毒品的外包装酷似奶茶粉、茶叶包、小瓶装口服液等,迷惑性很强,同时毒品外包装上还印有品牌、净含量等信息,和市场上销售的普通饮料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平潭边防部门对酒吧、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吸食毒品的场所逐渐从公共娱乐场所转入私人会所。据犯罪嫌疑人丁晓文交代,他通常将吸毒人员带到自己的私人会所,再贩卖毒品。

  也就是在不为外人所知的私人会所里,吸毒人员黄明经历人生噩梦的开始。“第一次是因为好奇心,参加朋友生日聚会时,朋友劝说喝了一罐饮料,后来就戒不掉了。”30岁的黄明对毒贩丁晓文恨之入骨。他说,现在几百万元的家产变卖一空,妻子也离他而去。

  根据新型毒品犯罪不断呈上升趋势,平潭边防部门提醒:由于新型毒品与老式毒品相比,不仅反应更快、包装更趋于隐蔽,而且对人体的危害性也更为严重。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自制力不强,在参加聚会时,不要轻易喝陌生人递来的饮料酒水,以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严重后果。(文中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记者 杨文 通讯员 谢贵明 林俞泉